“小事故”不再造成“大拥堵”
“警保联动”
护航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本报讯(记者 陈丹丹 通讯员 郑悦慧)车辆在农村道路上不小心发生碰撞,驾驶员只需打个电话,交警和保险勘查员联合出动,事故定责、保险查勘甚至定损赔付当场办妥。这就是“警保联动”给车主带来的便利。
日前,市交警大队联合人保财险瑞安支公司召开“警保联动”战略合作会,签订“警保联动”战略合作协议,就“警保联动”交通事故快速理赔服务机制、农村“两站两员”建设、车驾管业务便民服务、联合打击交通违法和保险欺诈犯罪等多项内容做了规定。会上,双方还深入探讨了警保交通安全劝导站的设立、农村劝导员的聘用及工资待遇等内容。
推进“两站两员”建设
补齐农村交通管理短板
山多、路远、坡陡、桥梁隧道密集……农村地区路况较差,安全隐患凸显。与之相对应的是交通管理线多面广、警力不足。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筑起安全防线?我市给出的答案是发动社会力量,把道路安全“管”起来。
“警保联动”机制实施后,我市将全面推进农村“两站两员”建设(“两站”是指乡镇成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并设立交通管理站和重要路段、关口设立交通安全劝导站,“两员”是指乡镇专职交通安全员和行政村聘用交通安全协管员)。目前,我市已在飞云、马屿两地初步建成两个农村警保劝导站,并组建农村交通安全警保劝导队伍。
劝导站也是服务站,劝导员亦是安全员。农村交通安全警保劝导队伍以保险理赔员、保险业务员以及“三农”网点服务人员为参与主体,共同履行劝导交通违法、开展安全宣传、采集基础信息、排查安全隐患、协助事故处理等职责,有效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源头管理,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建立“两站两员”将有效消除农村地区乱停车、乱摆摊、乱开车等现象,拉起农村交通安全线,进一步实现农村交通管理“有人管”“长效管”“社会管”的目标。
快处快赔
“小事故”不再造成“大拥堵”
“警保联动”,顾名思义是指交警和保险勘查员联合出警,处理交通事故,是一项致力于交通事故快撤快赔,保障道路正常有序通行的惠民服务。
“以往如果在农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现场离事故中队路途较远,交警赶到现场需要很多时间,容易造成车辆拥堵。”市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说,现在在农村推广“警保联动”,等于形成一个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协同机制,实现交警、保险公司人员、当事人三方互通的远程事故定责、远程理赔定损、远程人伤调解。
据介绍,在开展警保联动实现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方面,我市将组建线下“警保联动”队伍,并且交警部门授权“警保联动”巡查员公安交管“12123”APP轻微财损快处权限,“警保联动”巡查员接受辖区公安交警部门的统一调度,协助快速处置交通事故和车辆故障,做好事故现场交通疏导。也就是说,小额人伤案件2000元以下案件,只需通过“警保联动”巡查员现场调解处理即可。
“这个机制极大地方便了车主,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快速撤离、快速赔付。”该负责人说。
进一家门办两家事
驾管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
目前,“警保联动”已在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便民服务工作上凸显成效。
“没想到在保险公司网点还能办理车管业务,省去了我去车管所排队办理的时间,真是太方便了!”昨日,市民周先生来到马屿的人保财险理赔服务网点续保,顺便申领了免检机动车检验合格标识。
据介绍,今后有条件的人保财险服务网点将建设“警保联动车驾管社会服务站”,开展补、换领机动车牌证、驾驶证,申领免检标识,电动自行车上牌等“一站式”代办服务,实现“进一家门,办两家事”,着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车管所”。
同时,我市将建立反欺诈数据共享平台,打击道路交通事故骗赔行为。一系列“警保联动”合作,聚焦于社会服务的痛点与薄弱环节,将保险职责与政府部门管理职能相融合,改善了保险消费者服务体验,也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据悉,“警保联动”是践行“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工作及落实“放管服”工作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治理体系,提升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具体实践。市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警保联动”工作将在广度和深度上延伸,全面快速扩大警保联动的覆盖范围和服务内容,确保各项服务举措实施落地、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