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载、超速、掉货、刹不住、视线有盲区,大货车隐患重重
防微杜渐,不让“大货”酿大祸
■记者 李心如 通讯员 郑悦慧
10月10日傍晚发生在江苏无锡的高架桥面侧翻事故引发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经初步分析,事故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这也引发了市民对超载大货车的热议。那么,我市对大货车的管理情况如何呢?
超载、超速大货车很可怕
超载、超速、掉货、刹不住……市交警部门介绍,这些都是货车常见事故的诱因。有数据显示,车辆对公路、桥梁的损害程度随着载重的增加而成倍增长,超载10%的货车对道路的损坏程度会增加40%,甚至会给公路、桥梁结构带来灾难性的破坏。
交警说,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之所以“可怕”,就在于其无论是超载还是超速,很多事故原因都是因为它根本刹不住。如果一辆车以车速100公里/小时刹停需要40米距离,车速150公里/小时刹停需要的距离则是90米,如果载重增加,刹停距离则会更长。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货车的制动效果比较好时,前后轮的制动会有时间差。也就是说,往往前轮已经刹停了,后轮由于惯性还是会推着车往前走。有些司机出于安全考虑,会改动刹车系统或者取消前轮制动,但这种做法对行车安全并没有实际意义。从车身结构以及事故造成的伤亡比例来看,大货车确实是公路上的高危因素。
交通安全百日攻坚在继续
近日,我市交警在104国道汀田路口查处了一辆重型自卸货车。这辆核载15370公斤的货车实载27280公斤,因实施超载30%以上被交警部门扣留机动车和罚款。
前段时间,我市交警开展了一场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攻坚战,这其中就包括针对外市籍工程车管理。工程运输车专项攻坚采取“7+21+3+1”模式,即一周7天全警无休上路,夜间21个固定卡点立体防控,凌晨3个县际治超卡点无缝管控,全天1组巡逻队突击查控,全力挤压涉外工程车。8月25日以来,全市共查处工程运输车交通违法213起,查扣135辆,其中外市籍工程运输车72辆,凌晨勤务查扣28辆。目前相关工作仍在继续。
8月27日,市交警大队还成立工程车整治突击队,每天不定期对工程车开展专项整治,以动态查处、设卡查处和酒驾整治为主。至今已组织整治行动45次,查扣违法工程运输车169辆。
通过自律管理预防违法
除了专项整治、日常管理,我市交警部门还通过与工程运输车公司签订自律管理承诺书、牵头成立工程车自律管理协会,预防各类违法行为的发生。
承诺内容除了要求企业定期组织开展交通安全主题教育、认真组织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外,还对驾驶员作了规定,持有温州市车管所核发驾驶证的人员方可驾驶工程运输车,不聘用实习期以及其他不宜驾驶工程运输车的驾驶员。另外,承诺书还要求工程运输车辆安装限速装置,行驶速度最高不超过50公里/小时;对不同车厢长度的工程车栏板高度作了限制。
在道路上,工程运输车堪称“庞然大物”,根据自律管理承诺书,在交通繁忙时,工程车须主动避开高峰时段或特殊路段。将工程车分组捆绑,若在1个月内车辆有多次违法行为,该组车辆全部停运一段时间。
城区货运车辆限行有调整
据了解,10月31日起,市交警大队重新调整城区道路货运车辆限行区域、限行时间。
限行区域包括:滨江大道(罗阳大道至瑞枫公路,含)以北;G15高速桥下以东;瑞枫公路以南;104国道(瑞枫公路至莘阳大道)、莘阳大道(104国道至陈虬路)以西;陈虬路(莘阳大道至罗阳大道,含)以北;罗阳大道(陈虬路至滨江大道,含)以西环线范围内的区域。104国道(包括市区高架桥)、G15高速瑞安出口至瑞枫公路匝道除外。
限行时间:重型自卸货车全天禁止通行;其他载货汽车、拖拉机每日7时至22时禁止通行。
交警部门介绍,对违反上述规定的机动车驾驶人,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确因生产、生活需要进入限行区域的,应事先取得市交警大队核发的临时通行证,并按指定时间、线路通行。
路上开车请远离大货车
都说路上开车要远离大货车,但如何远离?离多远合适?据了解,这要根据车速和对大货车的观察判断来决定。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至少要跟大货车保持100米左右的距离,碰到雨雾等恶劣天气,车距要保持更远。如果需要超车,则要确保在路况和视线良好的情况下,通过打转向灯、闪灯或者鸣笛等方式提醒货车司机,然后果断加速超车,切勿犹豫不决。
在一般公路上,要尽量避免被两辆大货车“前后夹击”的情况。不要尾随前方满载货物或者货物固定不稳的车辆,以避免货车掉物后躲闪不及。开车过程中发现有货车尾随要尽快选择变道行驶,如果发现后方货车不断鸣笛、闪灯的情况,应当及时加速或者变更车道躲避。发现前方有超重、超限货车时,正确的做法是,要么减速拉开车距,要么变道迅速超车远离,同时提高警惕随时注意货车动向。
货车盲区+内轮差是致命杀。据交警介绍,大货车和工程车车身高大,转弯时容易产生视觉盲区。因为驾驶员坐在左边的驾驶座上,仅凭后视镜观察右后方,可视范围有限。通常事故多发在货车向右侧并线或者拐弯的时候,行人和小车在这个视野盲区内的危险最大。同时,内轮差也很容易被忽略。通常家庭轿车的内轮差就在半米以内,但大货车尤其是那些半挂货车的内轮差最少超过两米。如果在转弯的时候同货车贴得过近,就会出现前轮过去了,被后轮撞到的情况。因此,驾驶员一定要特别小心,碰到这样的情况,要么鸣笛加速超车,要么尾随保持足够安全的行车距离。
[短评]
“超载”红线不能触碰
大货车超载的危害性已无需赘言,虽然在提及超载原因时,不时会冒出诸如“不多拉就挣不到钱”“老板让我拉的”“很多人都这么干”等辩解的声音,但在安全面前,这些“无奈”无法令人苟同,它们能为超载可能酿成的悲剧埋单吗?无非是一次次的侥幸助长了部分大货车司机铤而走险的“勇气”,自我麻痹“不会被查到”。
还有一些声音认为,目前对于超载的治理,部门职责不够明晰、管理不够规范、法规不够完善,这些固然是客观原因,但不能成为导致超载屡禁不止的一种借口。并不是解决了上述这些问题,就能杜绝超载现象。如果相关从业者心中没有“超载违法”的底线,甚至认为大货车超载就是业内“潜规则”,那么再完善的法规、再严格的管理,在他们看来都是有漏洞可钻的。
如果说,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那么从业者的自律现在就可以做起,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自律不能是应付管理、走走形式、贴在墙上,而是要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绝不能把安全建立在“侥幸”上。就像如今“醉驾入刑”已深入人心一样,相关从业者也应该让“拒绝超限超载”意识深植内心,“超载”红线不能触碰。 (管舒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