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品牌建设正当时
■胡学森
日前,我市很多学校纷纷开展基于品牌塑造的改进行动。学校品牌塑造本质上是对优质教育的追求,它的终极价值追求与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即“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早在2004年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提出“实施中国教育品牌战略”。温州市教育局办公室2011年也印发了《关于开展特色品牌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这种“提高学校办学品质、品位、品相,为更好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追求”的行为,显然是全社会的期待。
学校品牌建设应该“怎么办”?品牌学校的建设,需要“水到渠成”“自然而成”。但此处的“自然”,强调的是遵循规律办事,而非“天然而成”。纵观一些曾有辉煌办学历程的学校,就因缺少品牌意识,在消极无为、坐享其成中“销声匿迹”;更有一些原来名不经传的学校,正因为有了品牌行动,在积极作为、砥砺奋进中“名扬天下”。这种遵循教育规律、尊崇“立德树人”宗旨的学校发展行动,这种以务实的方式、用心的态度、敬业的精神、专业的方法,认真打造学校品牌的行为,值得提倡。实质上,学校品牌建设本身就是教育发展的一种科学方法论。
学校品牌建设应该“怎么干”?一些薄弱学校迫切需要借鉴品牌学校的经验,进行升级改造,逐步跨入品牌学校的行列:一些老牌名校, 也需要进行学校品牌建设,不断发展创新, 做到与时俱进。尽管不同学校改进的内容、路径、方式、方法会“因校制宜”不完全一样,且这种改进是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改进,具有系统性与复杂性,需要一个持续性的长期努力过程。这个过程避免不了“阵痛”、“曲折”,甚至“怀疑”,会面临“不懂的人”、“不愿的人”、“不能的人”诸多“反对”。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学校品牌也是靠大家奋斗出来的。这需要我们广大教育人,有更多的担当、更多的勇气、更多的坚持、更多的自信去实现各自学校品牌建设。这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进而找到学校特色发展的切入点;这需要提炼学校的育人理念,并内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为;这需要抛弃功利思想,不做“假品牌”,把关注点始终放在学生成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