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群众期盼走深走实
湖岭镇以主题教育推进民生实事落实
■记者 苏梦璐 通讯员 戴桢
今年11月,全面改造提升后的湖岭镇综合文化站投入使用。文化站设置了百姓舞台、百姓健身室、百姓书屋、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等,面向群众开放。阅览室内专心读书的孩子、座无虚席的电影播放厅……构成了湖岭群众业余生活的新图景。
在日前召开的温州市2019年第三次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湖岭镇作为我市唯一的乡镇(街道)代表,由该镇党委书记潘永华作“践行初心使命”主题发言。作为瑞安西部山区的一个中心镇,今年以来,湖岭镇高标准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激发新斗志、干出新气象,用脚步践行初心使命,聚焦民生关切、企业所盼抓落实。
据悉,该镇抓住各方关注的民生保障、环境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的328条民生实事,每位镇领导班子,每个科室、基层站所成员牵头领办至少两个破难问题,各村社至少领办3个破难问题,细化举措限期整改,跟踪问效,确保逐项对账销号。目前已有265条问题得到整改落实。
大兴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潮至村对农田进行统一流转后,统一种植彩色水稻,田间铺设一条长1800米的木质栈道,同时打造观景平台节点,该村“美丽田园”建设即将完美收官;总投资逾20亿元的温泉度假区项目,湖岭镇组建6个专班,挂图作战,铁腕攻坚,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完成966亩土地流转及征收,签订厂房处置、坟墓迁移协议,抓好特殊建筑处置,实现违建厂房清零;25个项目主体完工,温泉展示馆如期结顶,度假区核心项目有望近期落地,温泉小镇呼之欲出……
这几组数据,折射出湖岭镇全力推进市西部新引擎培育示范带(湖岭段)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据悉,市西部新引擎培育示范带(湖岭段)东起潮至村岩头地块,途经上街地块、下街地块、陶溪村,终点为贾岙村,总长度5.2公里。该工程以构建农耕文化、养生文化、诸葛文化三大主题区块为总体布局,通过沿线立面改造,美丽田园、美丽庭院建设,弱电上改下等环境整治举措,整合自然资源,挖掘文化要素,提升沿线景观风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湖岭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深挖资源优势,集聚产业力量,在实践中探索谱写乡村振兴的“湖岭新篇章”。
湖岭镇地处我市西部山区,以前,外来车辆进入湖岭主镇区,必须在过了湖岭隧道之后转入老瑞枫线,道路狭窄,蜿蜒曲折,高峰时期路阻成为常态。如今,一条南北走向,连接新老瑞枫线的“永瑞公路湖岭段”已经通车,这也就意味着,通过新瑞枫线可以直接进入湖岭主镇区,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此外,该镇投资逾10亿元,招引落地大岭垟高端养老、新垟滩度假山庄等6个产业项目。110千伏潮湖变电所、污水处理厂、14公里绿道等项目建成投用,瑞枫线西延伸线、截污纳管三期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率先试点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出全国首张使用权流转证书,投资4600万元的“泉玥度假”、“岭上崖居”2处精品民宿顺利落地即将建成。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湖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系列项目建设,让湖岭“美”起来、“靓”起来,让百姓生活舒适、富足起来。
助企解难事,做企业“贴心人”
多年来,市瑞华塑料泡沫制品厂负责人有个“心结”:2009年,该厂竞得湖岭镇湖西村(松坦地块)的10.92亩地。但由于该地块受前期村级政策处理滞后、部分用地被湖岭镇垃圾中转站占用等多方面原因,项目建设不能实施,造成闲置,后又因环保功能区调整,致使该厂无法使用该地块。
一直以来,湖岭镇多次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瑞华塑料泡沫制品厂协商,牵头帮助企业解决该问题。2015年,市政府决定收回该企业位于松坦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后纳入政府储备地块。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近日,湖岭镇最终拟定收回与出让方案,将瑞华泡沫厂安置于湖岭镇小微园。同时,按照市场评估价收回原地块。在收回使用权及储备后,湖岭镇立即着手化解该地块前期村级政策处理滞后的问题,积极推进公建项目落地。至此,困扰该企业长达十年之久的闲置用地问题得以基本解决。
在招引云南新瑞公司过程中,湖岭镇以“保姆式服务”主动帮跑,“一把手”上门对接,选派得力干部蹲点业务部门全程代办,从项目对接到土地摘牌、开工证办理仅50天,实现“拿地即开工”,促成投资3.5亿元项目成功落地。“整个手续办理过程一气呵成,政府服务真是太贴心了!”企业负责人赞叹不已。
这是湖岭镇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行动的两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湖岭镇驻企干部下沉一线,送政策、拼服务、解难题,走访企业130余次,收集问题31个,已解决的有24个。其中,落实9家培育企业“一企一策”,解决厂房扩建、土地置换等10个疑难问题,盘活闲置厂房2.3万平方米,加快推进310亩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
开展系列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11月3日上午,湖岭镇永乐村“童心向党”影吧播放电影《飘扬的红领巾》,在党员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全神贯注观看,并交流观后感。
当天下午,永乐村党员志愿者组织孩子们在呈店文化礼堂开展“留守儿童乒乓球比赛”活动。赛场上,小将们娴熟的技巧、敢打敢拼的精神赢得了裁判和观众的啧啧称赞。
这是湖岭镇永乐村组织开展“周末学堂”的画面。自2012年该村自发创办“周末学堂”至今,吸引、接纳不少该村乃至周边村子的留守儿童参与其中,今年报名参与的学员近120人次。
“我们年纪大了,怕管不了也管不好孩子,来周末学堂,他们可以学习知识,交到朋友。”一名学员的奶奶如是说。
“随着经济的发展,永乐村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孩子被留在家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孩子自身的健康成长。”永乐村相关负责人说,眼下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期间,我们在开展常规课程内容基础上,新增主题教育影片播放、“孝德”教育等新内容,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休闲娱乐中学得知识,掌握技能。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内容丰富的“红色服务”在湖岭镇遍地开花。
11月10日,湖岭镇在各村党群服务中心、中心广场、文化礼堂持续开展“童心向党”观影、健康知识讲座、送医义诊、文化讲座等“红色星期天”系列活动,为群众送上贴心服务,各村群众踊跃参与,切身感受红色关怀。据悉,接下来的每个周日,湖岭镇将持续开展“红色星期天”系列活动,把“红色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另外,为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今年11月初,经过前期筹备和准备工作,湖屿桥百姓书屋正式对外开放。据悉,除了湖屿桥百姓书屋,今年年底前,湖岭镇计划开放大岭垟、新垟滩两个百姓书屋。届时,村民在家门口就能阅读书籍,方便惬意。
家家户户“喝上水”,争取“喝好水”
“现在用水方便多了,水龙头一拧,自来水哗哗流出,洗菜、煮饭都方便。”今年,汇川村通上了自来水,村民笑逐颜开。
汇川村处于湖岭镇中西部,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多年来,村民一直自行铺设水管,从山上接水吃,这给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碰上大暴雨等特殊天气,水中常常混合着泥沙等杂质,水质得不到保障。
“以前我们家里都会准备一个水缸,水先接到水缸里,经过简单的沉淀处理,再烧开了喝。如今能用上放心的自来水,真好!”村民包老伯告诉记者。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湖岭镇不少村民对饮用水的安全意识逐年提高,对通上自来水的需求日益见长,多次向村“两委”和镇政府提出通自来水的要求。
饮用水质量事关广大村民生命健康。为进一步提升村民饮用水质量,彻底解决饮水难问题,湖岭镇高度重视,根据各村实际,与市政供水公司、村民多次沟通协调,并制定可实施的方案,开展供水扩面工作。
去年8月份开始,湖岭镇全面开展农村给水管网建设工程,眼下正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期间,该镇更是加足马力,彻底打通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除湖源村天长地块正在进行管网压力测试,预计本周内就可正常通水外,其余村社都已通上自来水。
如今,随着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仅“吃上水”已无法满足各项需求。“我们不仅要让村民‘吃上水’,还要‘吃好水’。”湖岭镇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悉,湖岭镇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部分工程已投入使用。
整村环境整治,村庄面貌大变样
连日来,黄林村“两委”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等,集中清理村域内生活垃圾,全面清理河道垃圾杂物和漂浮物,及时清运处理随意堆放的建筑垃圾。另外,投入2万余元,整治提升整村环境,清理陈年垃圾30余车。“咱们黄林景色不错,来玩的人不少,保护好村里的大环境是应该的!”一村干部说。
黄林村以秀美的自然环境和古朴的乡村景色,吸引不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乡村环境整治显得格外重要。该村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等途径,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力度,同时组织党员义工和志愿者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增强群众对环境卫生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良好氛围。据了解,黄林村计划新增一处滨水公园,目前已开工建设,届时,黄林古村将又添一处“美景”。
据悉,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推动力,一场清洁乡村、美化村庄环境的热潮正在湖岭镇多个村兴起。10月底,湖岭镇村社干部们还在各村社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活动。活动中,他们向村民派发垃圾分类宣传单,同时现场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增加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
【记者手记】
解决村民饮用水问题、“保姆式服务”助企解难事……湖岭镇把这些民生小事当做“头等要事”去解决,盯住群众的困难,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寻找化解矛盾的方法,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以不畏难、不推卸的态度解决问题,我们要为这样的担当点赞。
在主题教育“问需问效问计”会议上,湖岭镇相关负责人要求,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为民办实事工作紧密结合,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聚焦群众感受最直接、需求最迫切的问题,从小事入手体现大民生,让民生实事真正办到百姓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