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官奔波”变成“数据奔跑”,我市实现——
不动产查解封登记“零跑腿”
本报讯(记者 项依晴 通讯员 孙欣娜 韩强)11月18日14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市人民法院联手,举行不动产登记服务进法院签约暨授牌仪式。从此我市法院执行干警“足不出户”,只需在电脑前动动鼠标便可办理不动产查(解)封和不动产登记查询业务。这标志着我市在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据悉,我市是温州首个实现不动产查、解封登记延伸办理的城市。
“今年1月至10月,我们法院新收执行案件11422件,结案10911件,其中绝大部分案件都是需要查询不动产,并对查询的不动产进行查封,后续还可能需要解封。”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法院办理查、解封登记模式,都是由法院执行人员,持法律文书到不动产所在地的各个不动产登记中心现场办理,耗费大量时间及司法资源。传统办理模式还存在等候时间长、手工录入效率低、业务办理周期较长等问题,增加了执行财产被转移或者无法及时解封的风险。
据悉,该机制将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不动产登记“一窗云平台”,法院工作人员“一次都不用跑”,就可办理不动产查询、查封和解封业务,并可基本做到即传即办,大大提高了登记效率和财产执行查控力度。
同时,执行法官业务办理相关动作将全部线上留痕、回溯可查,有效保障法院执行过程中对涉案不动产的实时控制,降低财产转移风险和不能即时解封的问题,也有效保障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双方的权益,使法院不动产查、解封的部分执行场景,真正做到从“面对面”变成“网对网”,从“法官奔波”变成“数据奔跑”,从而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缓解法院人案矛盾。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部门联动,实现不动产查、解封登记“零次跑”,促使法院执行案件由不动产登记窗口现场查控的传统办案模式向现代信息化执行方式转变,是我市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将助推瑞安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