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智慧医疗“最后一公里”
7家市级公立医院
集体上线电子票据
本报讯(记者 陈成成 通讯员 许正智 谢丽艳)昨日,在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李阿姨完成缴费后,在手机上领到了票据。她说:“点点手机就能拿到票据,不用再去排长队了,确实很方便。”
今年7月22号,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行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的通知》,要求在2020年底前全面推行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推广运用医疗收费电子票据。作为温州首个上线医疗电子票据的县(市、区),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塘下人民医院作为试点机构同步上线。今年9月,市人民医院开出我市第一张财政医疗收费电子票据。
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局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塘下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红十字医院等7家市级医院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已全面上线。据悉,市本级公立医院已经开具财政电子票据93万多份,财政电子票据系统和管理平台运行平稳。
“以前医院都是纸质票据,收费和开票是两个动作,很多自助缴费或者诊间结算的市民,必须去窗口排队拿票。现在把收费和开票集成为一个动作。”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患者就诊后,可直接利用“浙里办”平台的电子票据查验功能,查看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并通过医疗收费票据自助机完成门诊收费票据打印,非常方便。值得一提的是,电子票据可以随时下载使用,如果需要纸质票据报销,可以通过医院自助服务设备换开纸质票据。
医疗收费票据电子化管理是医疗领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举措之一,不仅减少纸质票据存放量,还能基本实现医疗收费票据的实时联网和实时核销,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复报销问题,有利于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实现患者、医院、财政的三方共赢。据统计,医疗收费电子票据上线后,我市8家公立医院和26家基层卫生院一年预计可节省财政票据印刷工本费支出192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