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许宗武:
“当兵的经历是我一生的骄傲”
■记者 林翔翔
“很荣幸与共和国同龄,19年的当兵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日前,记者来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退役军人许宗武比约定的采访时间早到了10分钟,他说,时间观念是军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即使退役了,这种品格也不会改变。
许宗武出生在马屿镇清祥乡(现为马屿镇湖头村),上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他是家里的老幺。因为家境贫寒,从小学习刻苦努力,考入瑞安中学,并担任高一(1)班班长。
当时,瑞安中学高考上线率为80%左右,进入高等学府是他一生的梦想。但事与愿违,读了一年高中,就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在时代背景下,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另一条人生路:入伍当兵。
1969年12月,他入伍被分配到空军第11航空学校,历任机务中队电气员、航校政治部干事、飞行大队政委、团政治处主任等职。
“上世纪70年代,物质普遍匮乏,政府、百姓对军人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持。”许宗武说,逢年过节,村干部会提着一刀猪肉,上门慰问军人家属;四个兜(军官)的现役军人是姑娘们择偶的首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军人的物质生活也比过去好多咯!”许宗武回忆,那时部队里一个月只有6元津贴,只能买一些牙膏、肥皂、毛巾等生活必需品,个别人像“挤牙膏”一样,从几个月津贴里“挤”点零花钱去买包烟,这在当时算是奢侈了。如今,军人待遇提高了,陆军普通义务士兵每个月津贴平均有七八百,除了生活必需品的开销外,手头也宽绰多了。
军人生活的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交通。许宗武犹记得,当年已婚军人可以一年回一次乡,而他回乡一趟起码两天两夜,十分奔波劳累:当时由于温州没有铁路,要先从河北坐火车到金华,再由金华坐公共汽车回瑞。“那时候火车卧铺票通常买不到,好不容易买到一张火车硬座票,还人挤人的。金华到瑞安这段是土路,既颠簸又经常堵车。”许宗武说。如今,从河北到瑞安,动车、汽车、飞机都很方便了。
让许宗武印象深刻的还有通信。在没有电话、手机的年代,联系瑞安的亲人只能靠书信,一来一回要大半个月,如今一个微信、一通电话就能遥寄远方思念。
1988年,许宗武从部队里退役回到家乡瑞安,任市纪委常委、副书记,后又任市侨办主任、台办主任兼统战部副部长,直到2009年退休。退役、退休这么多年,许宗武见证着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军人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军人不仅现役生活得更好,退役后也有‘娘家人’为他们化解矛盾、解决诉求。”许宗武说。今年1月21日,我市新组建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全市退役军人接收安置、优抚帮扶、就业创业指导、走访慰问、权益保障、信访接待以及双拥工作等,还有如现役军属维权帮扶、军供、落实国民党抗战老兵优待政策等新的职责。
“部队是座大熔炉,当兵这段经历,对我的性格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军人身上那种忠于职守、吃苦耐劳、团结拼搏、雷厉风行的品格,在我退役后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潜在的正能量作用。”许宗武说。
与共和国同龄,过去,许宗武与祖国、家乡一起成长;未来,他将继续见证它们的发展壮大。
[相关链接]
退役军人事务部、财政部印发通知,2019年8月1日起,再次提高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一级因战、因公、因病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为每人每年88150元、85370元、82570元;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27980元、24040元和22610元;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61130元、61130元和27580元。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已第26次提高残疾军人残疾抚恤金标准,第29次提高“三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和“三红”生活补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