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人生”提出新时代“红烛精神”,同馨党建联盟打破常规思维
新思想碰撞出党建工作新火花
■记者 林瑞蓉
新思想是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的驱动力。市马鞍山实验小学党支部提炼“红烛精神”内涵,提出了符合新时代价值观的“红烛精神”;市委统战部机关党总支打破了“机关党建就是单纯做机关内部党建”片面思维,建立同馨党建联盟。今天介绍的这两个党组织,为我市机关党组织提供了创新的样板。
机关党建工作创新项目——市委统战部机关党总支同馨党建联盟
同馨同行,构筑党建“共同体”
实践成果:
打造“一主两副”机关党建阵地体系;开展了“悟初心、强党性、见行动”主题党日活动,联合市无党派人士联谊会,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等具有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联合组织党员开展“同馨同行,振兴乡村”“四百结对、暖冬惠民”、关爱抗战老兵、万松山茶亭公益洗杯、“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等志愿服务活动,争当“红色义工”,组织党员年志愿服务活动人均时长超12小时。
解决难点:
统战部门承担着团结引领党外代表人士、宗教界人士、海外侨胞等统战对象的职责,做好红色引领,让统战对象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是重之中重。
市委统战部按照“党建引领、组团服务、共建共享”原则,根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探索建立“1+X”同馨党建联盟,通过活动联办、阵地联建等方式,建立联盟体系,促进统一战线大联盟大团结,把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落到实处。
项目亮点:
同馨党建联盟打破了“机关党建就是单纯做机关内部党建”片面思维,不仅将机关党建向系统党建延伸,更结合统战工作特点,将机关党建向统战对象拓展,进一步增强统战系统红色引领能力,做到既活跃自己抓“自转”,又融入整体抓“公转”,实现党建和统战共融共促。
突出组织共建,构筑党建“共同体”。在架构上,建立“1+X”联盟体系,“1”指统战部机关党总支,“X”指工商联、民宗局等统战系统单位党组织。在机制上,党建联盟实行统战部领衔抓总制,通过定期会商,及时研究推进党建联盟工作,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动。
突出资源共享,打造先锋“阵地群”。充分利用现有统战阵地资源,突出党建引领的力量,积极打造一个新联空间“红色同馨”教育实践基地,两个特色主题教育基地(在市委党校打造民主党派“同心之家”,融入通力集团“清廉民企”建设打造具有统战特色的廉政教育基地)的机关党建阵地体系。
突出活动共办,放大同心“朋友圈”。在活动形式上,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按照每季党日活动主题,由联盟单位“认领”,综合运用研讨、案例分析、学说点评等各种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在活动内容上,针对党组织的各自特点与需求,机关党组织之间联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实现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
机关党建工作品牌——市马鞍山实验小学党支部“红烛人生”
尊重生命价值 激扬红烛人生
实践成果:
“红烛人生”党建品牌建成了包括“红烛前厅”“红烛广场”“红烛长廊”“红烛书吧”“红烛展厅”的教育基地,目前接待了包括浙江省教育厅、省委组织部等领导干部,新疆等地学校的校长、党支部书记,瑞安教育系统全体中小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瑞安市直机关党组织书记等,并被莘塍中心幼儿园等党支部作为党日活动基地。
40多名党员中,涌现出新时代浙江省“千名好支书”1名、浙江省春蚕奖1人、温州市师德楷模1人、温州市优秀教师1人、瑞安市教育系统先进若干名。在近一年中,该校获得了浙江省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学校等省级荣誉3项,温州市劳动模范集体等温州市级荣誉11项,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浙南名校。
解决难点: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然而身处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周遭种种名利诱惑,师德滑坡现象令人痛心不已。“红烛精神”是党员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重大思想武器。市马鞍山实验小学党支部提出新时代“红烛精神”内涵,结合“尊重生命价值,激扬和谐人生”办学理念,提出“尊重生命价值,激扬红烛人生”的党建理念,打造“红烛人生”党建品牌,致力于打造一支马小教育铁军。
项目亮点:
红烛人生党建品牌提出了新时代“红烛精神”,“给学生快乐童年,给老师精彩人生”。即让每个老师特别是党员教师的“红烛人生”奉献出的是自己的精力和热情,而不是自己的全部幸福。该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蜡烛精神不需要无谓的牺牲,它的光不仅要照亮别人,同时也要照亮自己。
“红烛人生”党建品牌着力围绕“正烛身”“旺烛心”“亮烛光”“暖烛火”“燃烛海”五大实践行动,让教师这根“蜡烛”燃烧出更耀眼的光芒。
通过培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全体教师签订“廉洁执教承诺书”,建立一支风清气正的教师队伍,让“烛身”更正。
开设固定课堂,网上课堂“马小红烛e站”,党员微信群、“马小红烛”微信公众号等掌上课堂,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让“烛心”更旺。
搭建实践载体,开展“我心中的红烛党员”大讨论、“三带三帮三促进”活动,组织党员教师带头进行课程创新、教育技术革新,让“烛光”更亮。
每个党员教师帮助一名学习后进学生、帮带一名青年教师,推动党员教师“返乡寻源送温暖”,让“烛火”更暖。
充分发挥学校党建工作的强基铸魂作用,通过少先队组织,利用建队节、班队课、队日活动大力开展“童心向党”活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让“烛海”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