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节能降耗享受“私人订制”
市能源监察大队多方合力为企业降低用能成本
本报讯(记者 潘虹 通讯员 李永余)日前,位于塘下镇的新都大酒店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诊断书”,上面对该酒店近几年一直查找不到的耗能大“疑难杂症”开出了“处方”,预计可帮助企业每年节电15万度,节约成本15万元左右。
新都大酒店是挂牌三星级酒店,一直以来对节能工作比较重视,多次对主要用能设备进行节能改造,但是实际用电量比预算用电量大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酒店方多次检查却无法找到具体原因。
市能源监察大队在日常监察执法中发现该问题后,积极联系专家上门查找“病症”。专家利用专业设备,分别在酒店机房、配电间等地开展能源监测“诊断”,为酒店用能设施“搭脉问诊”,发现酒店存在用电系统谐波含量较多、变压器温度偏高、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面未达到规定要求等问题。
随后,专家根据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出具详细的“诊断书”,建议该酒店在认真学习《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12)的基础上,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在建立和执行节能目标责任制、节能考核、奖惩制度、健全能源管理责任人职责、定期开展节能教育和岗位节能培训能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整合社会各方力量为用能企业开展节能‘私人订制’服务,这在我市尚属首次,也是我市节能降耗执法检查的一次创新。”市能源监察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悉,为助推“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为企业排忧解难,去年以来,市能源监察大队紧盯我市“十三五”双控目标任务,在规范执法检查、加强节能审查、强化节能宣传等方面下功夫,坚持“以监察带服务、寓服务于监察”,在执法中不仅做到执法有据、流程规范,并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降耗难题。
近年来,我市通过节能降耗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关停一批如小化工、小电镀、小熔炼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高耗能企业,并通过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推动企业加大节能技术改造,不断倒逼企业提升亩产率。为了降低迎检成本,我市还建立了抽查对象库和监察人员库,所有工业企业监察活动将全部执行双随机制度,避免“查了又查、年年都查”等现象,助推企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