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急救指挥中心:
防疫“救火队”守好抗击疫情生命线
■记者 陈成成
有这么一群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不是在去疫情点现场、就是在转运疑似患者去定点救治医院的路上……他们逆风而行、迎难而上,英勇无畏,是特殊时期的“救火队”——他们就是市120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
日均接电300多次
急救车每天出车百余次
“您好,这里是120。”“病人哪里不舒服?有没有发热?是否有外地接触史?具体在什么位置?……”“好的,请保持电话通畅,我们马上派车。”……在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员们的接警工作异常繁忙。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中,120热线电话数量较平时翻了一番,除了日常的急救电话外,不断有群众打电话过来咨询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问题,中心调度员认真听取群众反映的情况,努力安抚大家的情绪,耐心地解答群众疑问,尽力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与恐慌。
与调度室的忙碌程度成正比的是急救车的出车。“以前每天出车量在50次左右,这段时间直接翻了一倍,出车100多次成了常态,我们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单位值守,压根没有时间回家。”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2月7日凌晨1时许,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接到任务,要迅速将几名密切接触者转运至定点医院。市人民医院急救站急救医生钟熙强与驾驶员林章伟等迅速做好防护准备,伴随着救护车的鸣笛声出发了。等到完成接送任务,回到急救站已是凌晨3时许。这种工作状态变成了急救站工作人员最近的常态,他们“以救护车为家”,或是去病人家,或是带着病人去定点医院。调度铃声一响,急救医生、护士和驾驶员就要迅速跑向负压救护车停放点,熟练地检查救护车负压、氧气、电源等,然后进行手部消毒、戴一次性帽子、戴N95口罩、穿防护服、戴乳胶手套、戴护目镜、穿隔离衣、穿鞋套等,按照前期培训实战演练,他们迅速完成了这一系列出发前的自我防护。
连轴转
“救火队”在奔忙
要应对疫情,还要兼顾日常工作。市120急救中心特地配置了一台负压式救护车用来转送新冠肺炎疑似病人。与一般的急救车不同,这辆车维持有效负压水平、高流量给氧,可同时打开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这时医生就可腾出时间安慰患者的不安情绪,将患者安全转运到指定医院,转运工作一结束,他们将救护车开回指定位置马上进行消杀。
在疫情防控转运一线,市120急救中心的医生、护士和驾驶员,都是这个冬天最靓的“救火队员”。市人民医院急救站驾驶员林章伟趁着午休空档回家拿换洗衣物,怕耽误时间也怕影响家人,他只让爱人把衣物从窗口扔下来。年幼的女儿已经十几天没见到爸爸了,父女俩隔着窗子挥了挥手,算是见了一面。一转头,林章伟就忍不住哭了;市中医院急救站驾驶员林铁成时隔十几天回到家,懂事的女儿为老爸泡了杯咖啡,他立刻“得瑟”地发了朋友圈……他们中有太多的人都选择“舍小家、为大家”,为的只是尽快救治病人、控制住疫情蔓延。
据统计,从1月21日(腊月二十七)到2月19日(正月二十六),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共接听急救电话7428个,派遣救护车2326车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刻,全市院前急救系统工作人员,正全力以赴为打好防控攻坚战做好院前急救保障工作。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阻击战还在继续,我们会始终坚持在防控战斗的第一线,为全市人民时刻守护好这条生命线。同时希望广大市民正确使用“120”电话,不要滥用和恶意占用有限的急救资源。”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向全市人民发出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