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援+内控”
安阳中心城区打好联防联控“组合拳”
■记者 潘虹
140名干部放弃休假,63名党员踊跃“请战”,临时成立5个党小组,与东山街道等5个街道联防联控,支援县域检查点52人次,筑牢35个工地三返“防疫墙”……自春节以来,安阳中心城区开发建设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直面疫情,积极投身在“防疫”阻击战第一线,争做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月13日,该中心党总支被评为我市疫情防控阻击战事迹突出党组织。
外援
“疫线”先锋
协助5个镇街
“我们是党员,就有责任冲锋一线。”1月31日下午14时许,在东山街道外滩印象小区门口值守的党员王国盛如是说。自那天起,“疫线先锋队”就开始发挥“螺丝钉”精神,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难,他们就在哪里出现,协助相关镇街开展防疫工作。
自疫情发生以来,安阳中心城区党组书记、主任叶秀敏身先士卒,先后支援了上望街道林西村、仙降街道仙篁竹村、汀田街道大典下联胜村,真正做到冲锋一线。在他负责这些镇街防疫管理期间,每天都是从上午7时30分忙到21时,切实指导好封闭管理的村居做好“村自为战”“楼自为战”,并将确诊患者的住所、楼栋划分“微网格”,针对重点人员建立“一人一档”信息系统,实行网格化动态防控。
在他的带动下,该中心不仅每日由班子成员带领10名党员干部赴结对单位东山街道,充实村社防控力量,还有8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申请前往2个县域交界处检查点,24小时严格落实“二查二问”排查机制,严防死守执行疫情防控排查工作。此外,该中心6名退出领导岗位、机关内部退二线干部职工“人退二线党性仍在一线”,积极参与原籍村、驻地社区防控工作,每日值守卡点配合村社开展人员排查和管控工作。目前,该中心还派驻10人前往阁巷高速路口复产返工服务点,配合有关部门对返瑞人员进行日常检查,严防外源性输入。据统计,截至2月22日,该中心共有2531人次支援全市镇街、检查点的防疫工作。
在防疫期间,该中心肖晓华等6位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承担了重点管理对象的运送等任务,由于他们的主动担当、甘于奉献,结合平时的表现,经向市直机关工委报告后,同意接收肖晓华、蔡再辉为预备党员,确定潘贻春、金鑫、陈侠、陈星为入党积极分子,履行“火线入党”的手续。
驻守
守护4处腾退房
租户“零感染”
2月9日上午,菜巷一位“全副武装”腾退房租户在该中心设置的排查点放下一个包裹,“这是我亲戚国外带来的口罩,我们宅家抗疫,用不到这么好的口罩,你们每天值守很辛苦,送给你们加强防护。”检查点工作人员婉拒无果后,值勤人员登记后送至防疫一线,将爱心再次传递。
这样的温暖,来源于工作人员的细致工作。据悉,我市共有菜巷、范大桥、人武部、西门4个腾退房点,有住户374户,租户基本由老城拆改的政策处理对象组成,大部分年龄偏大,行动不便。该中心就尽量贴合老年人的特点,不仅耐心宣讲,还代跑代购,让管控更有人情味,也保障了租户“零感染”。
此外,该中心下辖管理35个建筑工地,此前根据我市返工防控工作“五个一律”要求,筑牢工地三返“防疫墙”。不仅落实每日专人巡查制度,加强项目工地全区域的巡查力度,在督促各施工企业落实防控保障主体责任,还落实员工联系摸排制度,专人“一对一”“一对二”联系掌握员工返瑞动态,对每个员工进行建档,执行疫情“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确保信息零漏报。
近日,随着我市复工复产工作的逐步推进,该中心对下辖管理的项目进行摸排调查,并按照市里相关要求,要求施工单位不仅要全面准确掌握员工信息,准备好防控物资,还要制定好《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实施方案》和《企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及时做好员工防护知识的培训等,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所有项目完成开工备案,为下一步开工做好前期准备。
防疫一线的温情时刻
2月19日,安阳中心城区发出暖心“强制休息令”,对该中心连续在户外执勤、负荷最大的工作人员,向坚守在县域交通检查点工作的同志发出“强制休息令”,给予工作人员“硬核”的关怀。
“请转给家里的另一半,感谢他(她)的支持,我们也要好好地保护自己。”2月9日,安阳中心城区专门给全体干部家属发了一封问候信,表达新春祝福和对抗疫工作支持的感谢。
工作中,腾退房防疫小组队员发现腾退房部分老人口罩用完,又无处购买。2月8日,经过安阳中心城区调配,给4个服务点向急需口罩的老人住户们分发“爱心口罩”。
2月2日,安阳中心城区在筹集到消毒药水等防疫用品后,由班子成员负责,第一时间将消毒药水运送到玉海、安阳、锦湖、潘岱4个街道,帮助和支援街道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