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服务”
战“疫”中,看曹村人如何“花样”买菜
■记者 苏盈盈 通讯员 吴晓丹
近一个月来,曹村镇大街小巷少了昔日的人来车往,多了一些亮眼的红马甲,70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抗疫代购团”为全镇3万余居民帮购生活必需品,让居民安心宅家。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为阻断疫情传播渠道,让居民安心居家,曹村镇打好“严管+服务”的疫情防控组合拳,先后推出帮购服务、成立“抗疫代购团”并上线下单系统、政府集中配送菜品,曹村人买菜方式的变化,见证了该镇不断升级的“硬核”疫情防控举措,更折射出了政府的“走心”服务。
“五帮”服务催生“代购员”
农历去年年底,我市打响了疫情防控战,当时,已有不少在外的曹村人回到家乡,其中不乏来自湖北的返乡人员。抓好源头管控是关键,曹村镇当即组织人员在全镇展开“地毯式”走访、“顺藤摸瓜”式排查,针对150余名湖北返乡人员及密切接触者,创新建立黄橙红三色风险评估制度和“五对一”服务机制,实行每日销号式动态监管,并按照当时的管控措施,要求他们做好居家隔离。
日需用品不够了怎么办?家里有急事怎么办……14天居家隔离,该镇急群众之所急,积极探索并推出党员“五帮”服务,提供日需帮购、体温帮测、事务帮跑、误会帮解、政策帮宣等服务,当好返乡村民的“自家人”。
农历大年初一,曹村镇诚义爱心义工队队长林甲仗接到镇里的委托,带领5名志愿者组建了“抗疫代购志愿队”,主要负责150多名居家隔离人员的日需帮购。那几天,志愿者们除了跑菜场买鱼肉、水果蔬菜、面条大米等食物外,还帮购学生作业本、婴儿辅食器、取暖器等。
“抗疫代购团”上线下单系统
2月3日10时许,林甲仗将购买的婴儿纸尿裤、湿巾和磨牙棒等物品送到魏岙村村民刘女士家中后,拿出手机打开“抗疫代购团”系统查看了派送信息,又开车出发了。当天,曹村镇“抗疫代购团”线上下单系统推出,一个早上系统已接到10余起订单。随着我市疫情管控举措升级,居民采购日用品出行不便。在推出生活物资采购通行证的同时,曹村镇委、镇政府指导“抗疫代购志愿队”壮大志愿者队伍,成立由志愿者、党员、村干部等700多人组成曹村镇“抗疫代购团”,同时将线下的“抗疫代购团”升级为线上系统,惠及全镇村民,只用扫一扫该系统的二维码就可直接下单。
“每个村的群里都发布了‘抗疫代购团’下单二维码,全镇近3万名父老乡亲都可以获得日需帮购服务!”该镇宣传委员杨百合说,系统上线后,村民在家动动手指就可下单,“代购员”也能随时用手机查看订单情况,清楚明了、便捷高效。
据了解,系统上线后,每天早晚固定2个时段派送,不收任何代购费用,镇里安排2辆车投入代购运输。
政府集中订购菜品、配送到户
2月10日,曹村人的买菜方式又变了:关闭交易点,菜品全镇集中配送!据了解,该镇有5个便民交易点,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要隐患点。一头是民生所需,一头是疫情隐患,要不要关闭交易点,考验着镇委镇政府的决策能力。找准痛点,立行立改,曹村镇的答案是:关闭,但不能断了民生保障。
为解决村民采购难题,该镇主动担当,为辖区居民当起了“外卖小哥”。经多方对接选定了海鲜、蔬菜、肉和粮油类共4家供货商,以批发价集中采购。村民可根据“菜单”选择所需菜品向村干部下单,全镇14个村以村为单位统计采购清单,由镇里汇总后统一采购,送至各村,最后通过“抗疫代购团”志愿者分发到户。
2月13日,疫情管控条件规范的曹南临时安置菜市场对外开放,全镇居民分片分时段进场采购,可以随心选择更加丰富的菜品,与此同时,曹村镇“抗疫代购团”的业务也逐步向药品、日用品等转变。
疫情不散,我们不退。“抗疫代购团”将坚守“疫”线,根据疫情防控举措把服务做深做细,让曹村人少出门、安心宅,直到全面打赢疫情阻击战。
以爱战“疫”,共克时艰
疫情来势汹汹,在曹村镇的战“疫”中,有太多温暖的力量、感人的事迹,一个个画面书写了疫情无情人有情的曹村故事。
故事一:隔山隔水不隔爱
2月9日下午,1万个从法国漂洋过海而来的医用口罩送达曹村镇政府。得知家乡正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身在法国的该镇乡贤林时标在国外四处寻找医用口罩支援家乡疫情防控。
在抗击疫情中,曹村人的爱心暖流汇集“疫”线。在贵州经商的南岙村乡贤林初康捐资10万元;曹村镇商会会员定向向曹村镇政府防疫捐款10.1万元;曹村镇乡贤联谊会副会长林连连捐赠1万个口罩;曹村镇诚义爱心义工队向曹村镇捐赠100箱方便面、100箱矿泉水,慰问疫情防控人员;曹村镇学校向魏岙村捐赠图书200余册,为村民居家战“疫”补充精神养分;碗窑村14岁少年杨迅看到父亲在第一时间参与村里的疫情防控,他郑重地向父亲提出“自己也想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在得到父亲的许可后,他把压岁钱捐给了市慈善总会……
故事二:“疫”线理发师
自我市打响“疫”战,该镇机关、基层站所、各村工作人员主动放弃假期,全体到岗,牢牢筑起疫情防控的屏障。驻镇值守1个月,理发成了他们当前最迫切的愿望,然而附近理发店尚未营业,曹村镇诚义爱心义工队组织吴林春和梁春梨两名理发师志愿者为战“疫”人员送上了当前最贴心的服务。理完发,看着镜子中清爽的自己,工作人员开起了玩笑:“理了头发,‘老大哥’变成最靓最精神的仔,又元气满满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