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交警:
特殊时期少接触
网上服务来帮忙
本报讯(记者 陈丹丹 通讯员 郑悦慧)近日,意大利华侨王女士来到市交警大队车管所门口,接受安全防疫检查后,开始办理前一天预约的驾驶证换证业务。经拍照、体检、受理、制证、归档等流程,不到半小时,就换好了证件,这让王女士喜上眉梢。
原来,王女士近期准备出国,但那张已经过期5个多月的驾驶证却让她发了愁。“原本此趟回国就是打算来换驾照的,没想到碰到疫情,车管所窗口暂停办理,换证的事也就一拖再拖。”王女士说,驾照过期超过一年未换证会被注销,自己又一直旅居国外,只在过年期间回国,这次若是没换成,下次回来换证就必须重考理论部分。
了解到王女士的需求后,市交警大队车管所马上联系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待一切业务环节协商好后,向王女士回复,让她翌日到车管所申请办理。“太感谢了!整个换证过程服务周到、办事便捷。在出国之前把驾驶证换好了,心里悬着的石头也落下了。”王女士说。
窗口停了,业务不停。据悉,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交警部门以“不见面优质服务”为目标,引导群众通过“交管12123”“瑞安交警”微信公众平台等开展网上办、远程办,想方设法为群众开“绿灯”。
2月24日,交警部门创新推出交通违法处理微信预约功能,并在塘下交警中队进行试点。群众可通过“瑞安交警”微信公众号输入需办理业务、处理违法时间以及个人信息,再由系统自动生成预约二维码,凭借二维码便可到塘下交警中队办理业务。
“利用微信平台受众广、易操作的优势开展违法处理业务,取得了初步成效。”塘下交警中队民警介绍,启动试点当天,中队通过微信成功预约办理业务31起,现场引导线上处理60起。目前,该功能已在全市各交警中队推广。
在全力做好路面交通联防联控的基础上,交警部门还积极深化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实现事故赔偿“掌上调解”、轻微事故“线上处理”,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平稳有序。
2月8日,办案民警接到一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后,让专职调解员以微信联系的方式第一时间介入、主动联系各方当事人,在线开展调解。当事人达成一致协议后,再分批次到事故处理中队签署协议。
全程“不见面”,轻轻松松就能完成交通事故赔偿纠纷,这得益于交警部门积极推行道路交通事故网上调解,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将各责任区中队专职调解员、各保险公司联络员统一拉入调解工作群,在线派单流转需要调解的交通事故民事案件,并根据当事人的意愿,选择远程视频、语音等方式进行调解,确保矛盾纠纷快速化解。
而在轻微事故调解中,交警部门积极发挥视频快处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只让数据跑路、交警保险不再跑腿”的“零接触”远程事故快处模式。事故警情发生后,接警中心民警指导当事人关注“瑞安交警”微信公众号,通过手机上传现场视频、图片,事故处理民警截取固定证据后,上传至交管12123在线快处平台进行定责、处理,完成后将信息推送到当事人手机,即时完成事故快处。
据统计,1月23日以来,全市远程受理交通事故194起,办结104起,通过微信网上调解办结交通事故96起,通过“预约办、网上办、自助办”处理交通违法3369起,既减少了事故处理和业务办理中工作人员和群众的接触,又很好地解决了事故、业务积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