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和码上通用得怎么样?
记者调查:
已普及并用得很“溜”
本报讯(记者 李心如/文 王志/图)我市各行各业已陆续复工复产,市民外出的频率也随之增加,那么温州健康码和瑞安码上通的使用情况如何呢?昨天,记者走访了部分菜场商超、村居社区,了解情况。
在上望街道横塘头村村口,七八名村干部戴着口罩穿着红马甲对所有进出人员进行检查。“一般只允许本村的村民进出,而且温州健康码和瑞安码上通都要出示查验,还要量体温,没问题才能进村。”村民老温介绍说,如果是非本村村民,如外地回瑞返工的居住者,还要检查健康证和信息登记。
“请出示健康码和有效证件,戴好口罩,测量体温。”在市区周松菜市场门口,一个录音喇叭用普通话和瑞安话轮流播放着这句话。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因为没有出示健康码,在菜市场门口被市监人员拦了下来。“这段时间都是我的子女出门买东西,我还是第一天出来,不知道怎么弄健康码。”阿姨说。市监人员随即帮她申领了温州健康码,并教她使用瑞安码上通。
在十几米远的银城超市,播放着同样内容的录音,工作人员一一查看“两码”。“我每天都来买菜的,还查什么。”一位进超市的中年男子闹情绪不怎么配合,工作人员十分无奈。“正常情况下,我们都要对两码进行查验,大多数人比较配合,没有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我们也会要求出示身份证件,进行信息登记,量过体温才能进入。”工作人员说,但是也会有个别市民由于每天都来超市采购,觉得没必要查看。
记者在市人民医院万松分院看到,这里完全没有了本周一出现的短暂人流量密集、通行缓慢、排队等候等现象。市民进入院区通过红外体温测量后,自觉分成两边,左侧是已持有温州健康码的市民,查验过后顺利进入;右侧是没有健康码的市民,10位工作人员在现场指导申领,或进行信息人工登记。
在安阳街道信达花苑门口,居民进入小区更是“道道关卡”。“嘀”,经过人脸识别,一位买菜回来的居民进入了小区大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信达花苑小区只允许本小区住户进入,拒绝串门。住户在进入小区时,除了要验证温州健康码和瑞安码上通和测量体温外,还多了一道“人脸识别”的门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