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玉海楼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英才:铁血铸英魂

    编者按:瑞安是千年古县,同时也是富有革命斗争传统历史的光荣城市。早在1926年,话桑楼里就亮出党旗,诞生了瑞安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历程中,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终于实现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理想。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本期《玉海搂》将以讲故事的方式,推出由我市历史文学作家马邦城先生开讲的《瑞安英烈故事会》专栏,再现革命烈士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传奇人生,以激发广大读者缅怀先烈、爱国爱乡的情怀。

    李英才:铁血铸英魂

    ■马邦城

    李英才(1890—1941),瑞安塘下肇平垟人,12岁时父母双亡,从小在苦难磨炼中成长。后随李良久医师学习正骨伤科,兼习气功拳术。1927年,经林去病、张弢介绍加入共产党,建立肇平垟党支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组建农民武装,开展土地革命,李英才使肇平垟党支部成为闻名浙南的红色战斗堡垒。1940年8月,他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在狱中坚持斗争,宁死不屈,曾组织越狱行动,不幸失败,壮烈牺牲。

    在腥风血雨的革命战争年代,瑞安塘下出了两位叱咤风云、威震敌胆的传奇人物:一位是浙南首支农民武装——驮山农民赤卫队的创始人陈卓如,另一位就是构建浙南红色战斗堡垒——肇平垟党支部的李英才。

    苦难铸就坚强

    李英才的童年是在苦水里泡大的。他12岁时,父母双双死于霍乱病症。可怜家中一贫如洗,只好将仅有的一间房屋典给人家,草草掩埋了爹娘。一场流行瘟疫,弄得他家破人亡,年仅15岁的姐姐迫于无奈,给人家当了童养媳,李英才自己则去了里北垟,替一户地主人家放牛。

    偏偏祸不单行,第二年,他患上了麻疹。这本来也不算什么大病,但李英才在地主家干活,得不到应有的治疗与休息,结果雪上加霜,染上了风寒并发症 ,病情凶险,命悬一线。地主以为他不行了,这才通知他姐夫,赶紧将他背回去。好在经医生诊治和姐姐的细心照料,总算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

    他不愿给姐夫家添太多麻烦,病体还未痊愈,又给地主家牧牛去了。那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可地主仍强迫他去放牛。野外天寒地冻,哪里还有什么草料可食呀?牛吃不饱,地主骂他偷懒,他分辩了几句,地主大怒,将他一顿毒打,赶出了家门。李英才饥寒交迫,一路哭着跑回肇平垟村。幸亏被好心的堂叔看到,于心不忍,将他收留。当晚,他一宿未眠,恨苍天无情,怨世道不公,为什么穷人难能有一条活路?

    堂叔家的日子也不宽裕,李英才靠打短工,赚钱贴补家用。

    17岁那年,他到南山一地主家当长工,由于农忙活重、劳累过度,加上体质本来就虚弱,结果染上了痢疾。狠心的地主还是催他下地干活,结果累得昏倒在田头。姐夫闻讯赶来,把他背回家中。目睹这种惨状,姐姐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今后,家中但凡有一口饭,姐也要与你分着吃,再也不能让你去受那份罪了!”

    想不到就在这个时侯,他遇上了人生中的大贵人,那就是同村的医生李良久。李医师擅长中医正骨伤科,兼习气功拳术,他对李英才的遭遇深表同情,有意收他为徒,学医练功,强身壮体。李英才大喜过望,连连叩头拜谢。

    从此,他一面替人打工,一面在李医师这里学艺。李良久很看好这个徒弟,称他为可造之“英才”,断言将来必定会超越自己,便毫无保留地将医术和武功全部传授给他。为了使徒儿更有出息,后来又特意带他到陶山横塘,去拜名师董显柱继续学医习艺。

    几年后,李英才从陶山学成返里。这时,他已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不仅仪表堂堂,而且拥有不凡的医术和一身的武功,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都说苦难铸就坚强,经历过如此坷坎生活的磨炼,李英才不仅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也从心底里孕育起一种强烈的反抗精神。在肇平垟,他爱憎分明,行侠仗义,经常不计报酬,为穷苦的乡亲治病;还设立拳坛,组织村里的年轻人习武练功。渐渐地,地方上向他求医学拳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威信也越来越高。

    构建红色堡垒

    1926年,瑞安党组织的创建人林去病,通过温十中进步学生方铨和张弢的介绍,到肇平垟一带进行革命活动。期间,他慕名拜访了李英才。想不到两人一经接触,就对上了“号”,促膝倾谈,话语投机,颇有相见恨晚之感。林去病宣讲的革命道理,似漫漫长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李英才的心。按他的行话说,自己就像被气功点穴一般,全身通透,好不畅快!

    此后,李英才与林去病频繁来往,走得很近。1927年1月,经林去病、张弢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肇平垟广泛开展革命活动,成立农民协会,举办农民识字班,还聘共产党员方铨为老师,给大家讲课,忙得不亦悦乎。那些平日里向他求医问药、跟他练拳习武的村民,一个个都成了农会积极分子。他还介绍谢景畅、谢昌荣、黄爵贤等几个农会骨干入了党。当年2月,肇平垟党支部应运而生,李英才当选为首任支部书记。此后,经过革命风暴的洗礼,肇平垟党支部成为名闻浙南的红色战斗堡垒。

    1927年2月,国民革命军由闽入浙,形势一派大好。在党组织的指导下,李英才会同舒伯亭、马志勤、方铨、张弢、陈卓如等一批党员,在瑞安东区一带,积极宣传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大政策”,发动农民实行“二五”减租,抵制土豪劣绅的高利盘剥。同时,通过建农会、办夜校、设拳坛、禁赌博等一系列的行动,使党的革命主张在全区范围得到广泛传播。

    3月15日,李英才率肇平垟农会会员,赶赴瑞安城区,参加了在四柏巷坦召开的声讨土豪劣绅大会。当日,到会的民众近万人,声势浩大,群情激昂。会后举行游行,愤怒的群众还捣毀了县商会会长鲍漱泉家的家具,让李英才真正感受到了劳苦大众的巨大力量。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向农村转移。肇平垟成为瑞安地下党活动的重要联络点,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1928年4月,中共瑞安东区区委建立,李英才当选为区委委员。从此,他身上的担子更重,工作也更忙了。

    听说陈卓如已在驮山创建农民赤卫队,并且频频出击,从敌人手中缴获了不少武器,李英才也按捺不住了。他觉得肇平垟的条件不比驮山差、自己又是习武之人,拉起一支武装队伍应该不成问题。于是,他开始暗地里筹集武器,并从农会会员中物色人选,很快就以习武练功设拳坛的形式,组建了肇平垟农民赤卫队,并亲自指导队员进行训练。

    队伍刚一组建,就被派上了战场。6月27日,李英才接到三县农民联合暴动,攻打瑞安县城的命令。当天夜里,他带领肇平垟农民赤卫队与陈卓如等人的队伍汇合,统一集中在县城东门外10多条船中待命,随时准备向城内发动进攻。不料,临时情况有变,攻城计划被取消,李英才只好率队怏怏而返。9月,李英才参加了林去病在瑞安岑岐宝坦寺主持召开的永嘉、瑞安二县党代表会议。林去病听说肇平垟的农民赤卫队搞得很有起色,就把负责这次会议的安全保卫任务交给了李英才。

    1929年,瑞安党组织在艰难环境中得到了巩固和发展。2月,中共瑞安县委把东区区委分为东一、东二两个区委,李英才被任命为东二区的区委书记,他按照县委的工作部署,以肇平垟党支部为核心,进一步向周边辐射,使党组织活动延伸到白象、茶山、罗山、白门、三溪等地。同时,以设拳坛教拳为名,积极发展农民武装,打击恶霸地主的气焰,农民运动搞得有声有色。虽处于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之下,但有了党支部战斗堡垒的坚强领导,农民赤卫队武装的有力支撑,以及广大革命群众的拥护支持,肇平垟作为红色的革命据点,依然屹立在浙南的大地上。

    1930年1月,党中央巡视员金贯真在肇平垟主持召开了中共永嘉中心县委第二次扩大会议,会期3天。会后还举办了浙南地区的干部训练班,历时7天。这次会议在浙南革命斗争史上,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肇平垟村与国民党塘下区署仅一河之隔,能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召开这样的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李英才领导的肇平垟党支部与革命群众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团结一致的斗争精神。

    革命不避生死

    李英才在肇平垟频繁开展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1930年4月9日,他们以所谓“水平山抢劫案”为由,逮捕了李英才,判了他两年半徒刑。虽遭牢狱之灾,李英才并没有屈服,反而越挫越勇。革命不避生死,斗争仍在持续,即使在浙南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他仍然不忘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继续以行医教拳为名,坚持进行秘密活动。

    1936年夏秋之间,李英才得知红军挺进师进抵平阳县境的消息后,十分兴奋。第二天,即与谢景畅一起赶往平阳万全,找到“温独支”老党员叶廷鹏,由他带路在泰顺见到了挺进师政委、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刘英。李英才向他详细介绍了瑞安前期革命斗争的情况。

    1937年4月,刘英等领导同志来到肇平垟,主持召开党员会议,重新推选李英才为党支部书记。嗣后,李英才与莘塍的李佐岐、朱云龙等党员取得联系,恢复了东区党组织活动,使肇平垟村党支部发展成为东区中心支部。后来又成立东二区区委,仍由李英才担任区委书记。同年9月,为发展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李英才根据上级指示,以国民党党员身份,进国民党塘下区署任职。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争取塘下各界爱国人士的支持,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受到上级好评。

    1938年,李英才与戴树棠领导了“双穗盐业工会反盐霸斗争”,这一次革命行动,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恐慌和仇视。但当时正值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李英才又有国民党党员身份作掩护,敌人一时半会儿也奈何不得他。1939年冬,浙南地区掀起反共高潮,革命形势发生了变化。反动政府终于要拿李英才开刀了。

    1940年8月,国民党塘下区署的一群便衣警察,包围了李英才的住家。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凭着精湛的拳术,李英才一下子就击倒了几个敌人,但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力尽被捕。

    敌人先将他押解到瑞安,之后又以所谓“共产党要犯”的名义,转解至文成大峃监狱。在关押期间,国民党特务滥施淫威,动用各种刑具对李英才进行惨无人道的肉体摧残,整得他体无完肤,生命垂危。李英才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始终严守组织机密,表现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坚如磐石的钢铁意志。

    李英才在狱中,仍然不屈不挠,与敌人展开斗争,曾暗中联络难友,组织了一次越狱行动,终因事泄而失败。1941年农历二月廿九,他在狱中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验证了共产主义信念的力量。

    青山埋忠骨,铁血铸英魂。如今,在李英才生前战斗过的地方,已建起了肇平垟革命纪念馆,并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继承革命先烈遗志,牢记党员初心使命”从这里传出了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继续奋进的强音。

    (本版资料图片由何光明先生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财富榜
   第00004版:玉海楼
李英才:铁血铸英魂
瑞安日报 玉海楼 00004 李英才:铁血铸英魂 2020-3-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