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改造”让城市更有温暖
■薛建国
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这从吃穿住行等多个方面可以体现。特别是居住条件的改善,房子不但住得宽敞,舒适性好,而且外观漂亮,环境优雅,设计建造富有人性化。有个特殊群体也不应忽略,他们就是困难老人。这些老人有的因为年纪大丧失劳动能力,有的因为没有子女、因生病或残疾等原因,需要得到社会温暖关怀。在这个问题上,瑞安不含糊,从去年开始,计划用三年时间,对500户困难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近日有消息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30户困难老人家庭完成了这一改造。
什么叫适老化改造?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对破旧老屋的整修,完善功能配套,使其更适合老人居住。这是民心工程,瑞安动作快、抓得紧,值得称赞。一个城市,衡量其文明水准,“温暖”是个关键词。温暖是人的感受。一个城市的温暖度,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来评判的,而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来评判的,这每一个人就包括困难老人在内。
帮助这些困难老人,是社会文明行为,不是怜悯。他们曾年轻过 ,他们也曾为这座城市打拼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他们的辛勤付出,今天我们不能因为他们老了病了,就可忽略他们的存在,忽略他们的付出。如果真是这样,这个城市就很冷漠,就没有文明可言。适老化改造,是对劳动者的尊重,是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又一具体行动。尊老爱老,尤其是对困难老人,这是良知。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关注老人,就是关注我们的明天。可喜的是,近年来,适老化改造已为多地政府所重视,比如多地推行的老小区加装电梯问题,就是适老化改造的一个生动见证。
适老化改造是适应老龄化社会的新需要。老龄化社会最重要的是解决如何养老的问题,虽然各类养老机构越来越多,但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看,选择居家养老的人数还是非常庞大的,因此政府也十分提倡并推动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就是实实在在的推动。目前,中国老年人的数量已达2.5亿多人。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开始慢慢下降、退化,老年人在家中起夜、做饭、如厕等,都面临着诸多不便。瑞安抓住困难老人家庭这个点,有很强的针对性,困难老人居住环境破旧,不同程度地存在“地面太滑容易跌倒”“如厕后起身困难”“站立洗澡时间稍长易累”等方面问题,这些安全上的问题如不解决,居家养老就会让人提心吊胆。因此,对其居住房屋功能进行适老化改造,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不能有半点马虎,比如安装扶手或抓杆,加设防滑贴或防滑垫,提供拐杖、浴凳、坐便椅等。这是一个城市走向文明的应有追求,对政府而言,也是责任和担当。
适老化改造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能仅限于老人居住房屋功能的改造,还应扩大到公共环境的改造。公共环境概念源自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提法,即要在室外空间和建筑、交通、健康与公共服务等多方面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公交车台阶高,不利于老年人上下车;十字路口绿灯时间较短,老年人无法及时穿过马路;公交站点、超市、医院等公共场所缺乏可供休息的座椅……这是老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也应是我们必须歼之的问题。从长远看,适老化改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适老化改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把个中道理悟透,并通过不断努力,更多适老化改造一定能成为老年人的“福利”。再看我们的生活之城,有暖阳,有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