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率温州之先打造“医校共同体”
覆盖全市152所公办中小学
本报讯(记者 欧苗苗 通讯员 周继造)记者昨从市教育局获悉,今春以来,我市重点打造“医校共同体”,落实“一校一院一医”管理模式,全市152所公办中小学全部完成医疗卫生服务合作签约。
“一校一院一医”,指市卫健局下属医疗机构的合格医护人员为市教育局下属公办中小学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按照“一校一院一医”人员配备要求,由卫健部门向每所学校派驻医护人员担任兼职校医,就近进行业务托管和常态化管理,全面指导学校开展疫情防控和健康管理工作。
塘下镇卫生院是中小学医疗卫生服务合作单位之一,该院院长郑小春说:“这是一个长期合作的项目,将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卫生保健工作。我们会全力以赴做好这件民生实事。”
“‘一校一院一医’率温州之先得到落实,这是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后我市的一个有益探索,可解决全市中小学校校医不足问题,是建设健康瑞安健康学校的一个创新,是建设我市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个补充,意义重大。它代表着我市学校卫生健康工作取得重要突破,也是打破部门间壁垒的重要尝试。”副市长池万松说。
据悉,全市没有配备校医的公办中小学,市教育局将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按兼职外聘形式配备校医。根据寄宿制中小学校及在校生数600人以上的中小学校设立卫生室的要求,学校要通过招聘或外聘兼职医护人员补足原有学校校医数量的不足。在校生600人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设立保健室,学校将以外聘兼职医护人员,推进“一校一院一医”模式。目前,财政部门已安排专项资金近1000万元,用于学校卫生室建设和外聘校医补助。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打造“医校共同体”,落实“一校一院一医”管理模式,是一个具体的合作提升过程。2020年,我市采取兼职服务形式,初步构建“一校一院一医”雏形;到2025年,采取专职和兼职服务相结合形式,实现寄宿制中小学校及在校生数600人以上的中小学校按专职校医配备目标,基本建立“一校一院一医”模式;到2030年,采取专职服务形式,实现全市中小学校专职校医配备率100%,全面建成“一校一院一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