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上工业企业采标率达76%
瑞安以标准化
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 项颖 通讯员 许观舒)“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近年来,我市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充分发挥标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全力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产品标准。截至目前,我市1008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共有765家企业成功实施采标,采标率达到76%,较去年同期提高3%。
2019年,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统计局,对辖区内1008家规上工业企业采标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多渠道、多方式了解标准信息,并科学合理规划采标领域,选择基础较好、技术力量较强的优势行业及重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精准掌握其产品执行标准特别是产品出口情况,规范开展采标确认和登记工作,进而针对性帮扶指导,为推进采标工作打好基础。针对我市高新产品和高新技术较为集中、出口产品较多的情况,市场监管局编制印发800多份《关于统计年报中主导产品生产执行标准填写的说明》,利用市统计局年底企业集中大会的时间,现场直接对企业采标及信息录入工作开展集中培训。同时,利用品牌培育、申报“浙江制造”等契机,进一步加大对采标工作的宣传引导,以达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更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目的。
以位于东山街道的浙江澳翔自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翔自控)为例,该企业是专业的电动执行器、电动阀门的生产厂家。近些年,在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该企业积极参与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的申报,树立行业标杆,促进电动执行机构行业的技术进步。走进澳翔自控,无论是办公室还是生产车间,标准化的气息扑面而来。通过标准化实施,公司产品的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收获了一系列的“惊喜”:企业产品顺利进入了一些国家重大领域,如C919商用大飞机、核电站、辽宁舰等项目;品牌知名度得到大幅提升,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2019年,企业年产值相比同期增长20%。
标准化建设为澳翔自控带来了发展,也给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如今,越来越多的周边企业都在向澳翔自控“取经”,以期用标准促管理,以管理提效益。截至目前,市市场监管局共推动9家企业通过“品字标”品牌认证,主导制定并发布“浙江制造”团体标准34项。随着“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不断推进,瑞企因标准升级获得的市场红利已逐步显现,高品质认证产品越来越受到瞩目。
“标准化是通过标准的制定、实施来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好的标准,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为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我市将围绕几大重点产业,推动企业建立并完善标准体系,引领企业提质增效,推动县域经济健康、稳定、高质量的发展。好企业生产好产品,相信借助标准化的力量,将助力更多像澳翔自控这样的企业,获得“浙江制造”认证,从而最终为“浙江制造”转型升级打开“智慧之门”,将企业产品推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