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根基 强筋骨 添动力
高水平建设生态宜居多彩时尚新马屿
■记者 苏盈盈 通讯员 林孟禹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大考”中,马屿镇交出了一份高分“成绩单”。该镇党委书记郑希鸿坚定地说:“防疫不误民生,坚持把‘三强两促’作为激发产业动能、强化基层治理、促进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以铁一样的决心大抓落实、快抓执行,争取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进度赶上来。”
立足当前,今年该镇将以“建设生态宜居多彩时尚新马屿”为总载体和主抓手,深化“三位一体”改革,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功能,改善群众生活条件,高水平建设更加美丽更具魅力的马屿小城市。
发展产业“稳根基”
近日,马屿镇收到一份“喜讯”:我市天井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入选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该镇正是项目建设的主阵地。项目规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等17个项目,总投资6.4亿元。在不久的将来,天井垟万亩良田上将建成一座农旅融合、美丽田园与美丽乡村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田园产业“梦工厂”。
马屿镇镇长项爱光说,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群众的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为夯实产业根基,马屿镇将以“提升一产,做强二产,加速三产”为抓手,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竞相争艳的杜鹃花让圣井山成为当下的“网红打卡点”,下一步还将打造四季花海、山下入口等景观工程,积极创建圣井山国家4A级景区,让圣井山景区品质提档升级。据了解,今年该镇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制定“云江溪山,道田印染”旅游精品线路;借助乡村振兴东风,打造“诗画祥凤”和“三位一体”乡村振兴示范带;引进投资额达6亿元的儒阳诗画绿港重大旅游项目,启动长角井民宿集群二期建设。
同时,该镇突出质效优先,打好实业为王“主动战”,常态化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专项行动,继续深化“亩产论英雄”,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创意设计投入,推动工业经济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切实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与附加值。规划马屿眼镜云谷特色小镇,积极申报省重大产业项目眼镜科创园,联合马屿当地较大的眼镜企业,成立瑞安眼镜产业发展联盟,筹建瑞安眼镜产业引导基金。
完善设施“强筋骨”
去年投用的跃马绿轴让马屿人有了高品质的休闲散步之处,一时间称赞不断。今年该镇将继续推进跃马绿轴二期工程、龟山公园改造提升工程。该两个项目全面完工后,将与已建成的飞云江绿道一期工程串联形成一条高品质的环镇景观绿带。
完善的设施,宜居的环境,是老百姓对城镇发展最真切的期盼。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马屿镇以改善民生福祉为宗旨,突出重点项目攻坚,推进跃马大道南延伸线建设,拉开马屿小城市新格局;规划天井垟骑行慢道、沿钱马线漫步道、赏江路段飞云江漫步道等景观带建设,打造一步一景;提升社会民生福利,增强公共服务供给,做好主镇及江浦片截污纳管工程,并将剩余区域工程纳入建设计划;加快老旧民房电气线路改造;不断完善医疗教育,建设马屿镇实验小学,推进市三医二期扩建工程。
同时,该镇大力推动三马路、钱马线二期等主干道整治提升,重现马屿标志性街区风貌,逐步取缔马路菜场,改建马北村农贸市场。
城市建设,既要“强筋骨”,更要“铸灵魂”,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建设15家文化礼堂,实现61个村居文化礼堂全覆盖;继续推进综合文化中心工程项目,力争成为马屿镇的新地标;谋划马屿城市客厅项目,打造集餐饮、购物、文体娱乐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对文昌下街等主要城镇节点进行改造提升,打造留得住“乡愁”的历史文化街区。
权责重构“添动力”
找准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这是古时哲人遐思;找准改革支点,就能开创发展新局,这是高水平建设生态宜居多彩时尚新马屿的关键一招。
马屿镇作为我市县乡权责重构改革试点工作单位,自2020年启动试点工作以来,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和群众导向,在4个功能中心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探索建立3个“自定义”功能中心,形成“4+3”功能架构,统筹整合部门站所力量,下沉369项便民服务,充分发挥“大部制”运作机制优势推进全镇中心工作。
权责重构改革的目的是为工作添“动力”。以美丽田园整治、整洁村庄环境大比拼等当前中心工作为例,该镇以农业农村中心为牵头中心,联动党建服务中心、综合执法中心,按照“编组巡查、联合执法、严格管理、归口处理”的联合联动机制,有效推进工作落实。针对环境整治中发现的问题,分别由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和八美八化办逐一编号、分类交办、对账销号。对易反弹区域、村居无执法权处理区域等重难点,由综合执法中心牵头多部门单位联合执法,开展定点攻坚、长期盯守,实现环境乱点、难点长效管控。截至目前,共拆除违章建筑85处约37000平方米,其中重难点占比约74.3%;整治田园面积19220亩,清理田间废弃物2200吨,拆除田间乱搭建130余处,拆除废旧电线杆70余根,各项数据均创下历年之最。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最终目标是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在县乡权责重构改革中,马屿镇立足基层工作和群众需求,投入500万元对中心阵地进行一次全方位、深层次、重构性的阵地优化集成,实现以镇政府为圆心,半径100米内涵盖7大中心、档案楼、生活区的“大部制”新格局,创成便民高效的“百米服务圈”。全面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化学融合”,确保需要跨“中心”、跨层级、跨机构的大项工作能高效有序推进,制定镇机关干部、基层站所人员统一使用的综合考核办法,以“一办法”促“一体化”。
此外,该镇还将深化“四个平台”建设,完善网格责任体系,持续试点“微网格”工作,强化群防群治,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安防体系和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提高基层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