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刃向内”促发展 不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市市场监管局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记者 苏盈盈 通讯员 曹高成 王晓平
开办一家新企业,宅家实现全流程“网上办”;企业成长中,根据其发展方向“量身定制”精细化培育套餐;企业注销退出市场,20个多事项变为一项服务,实现“一窗收、一天办”。
改革是一场“刀口向内”的自我革新,这加快了市场主体成长壮大的步伐,换来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为融合市场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提升市场主体,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推动“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优服务”,为企业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链,筑就“两个健康”新高度。
办事“加速跑”
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日办
今年3月,温州蕙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办人朱明杰通过“浙里办”App在市场监管业务区块办理了企业开办手续,从资料提交到拿到电子营业执照,全程不到2小时。此外,他还一并勾选了邮寄营业执照、首套印章、税控盘等服务。说起办件经历,他连连称赞:“宅家注册开办企业,一次也不用跑,没想到如今的审批服务竟然如此快捷高效!”
据了解,我市实行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实现一日办结。便利高效的背后是一次次的协调沟通、破陈创新,通过打破部门间业务壁垒,改进办事流程,实现了群众办事的“加速跑”。
据市市场监管局注册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企业开办“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要求,将企业开设环节压缩到2个、材料减至5份(一套)、时间压缩至2小时内(工作小时)。通过环节并联方式,对印章进行政府统一采购向新开办企业送出首套印章,并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免费发放“税务Ukey”,由企业开办专区出照口统一免费为企业寄出印章、税控盘、营业执照,实现企业开办2个环节压缩。同时,严格按照要求2个环节多部门共享一套即5份材料,避免企业重复提交材料。
此外,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最多跑一次”向基层延伸,该局于2019年通过市政府统一购买服务为15个基层站所(分局)设置16个导办台,配备16名无偿导办人员、16套智能设备、31台投影高拍扫描仪开展“一站式”导办项目。截至目前,已为657家企业免费提供企业开办代办服务。
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全市新增市场主体共计31468家,其中企业7797家,公司制企业7728家,2020年通过企业开办网上全流程平台2231家,2020年一季度新增企业1632家,企业开办网办1431家,全流程4个环节网办率占温州市网办59.3%。
实现质效提升 完善企业成长“免疫系统”
众所周知,企业经营范围发生变化,需到市场监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为了拓宽企业市场舞台,市市场监管局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要求,积极推进各类市场主体设立、变更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全面实现了经营范围登记从“填空题”向“选择题”过渡。
如今,经营范围以行业大类条目选择进行登记,减少了变更登记频率,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增强了企业在紧急情况下应急能力及竞争力,为我市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宽泛范围。
当前,小微企业已发展成为市场主体的“主力军”,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市场主体的“监护人”,着力完善企业成长“免疫系统”,深入实施主体提质、创新发展、育新扶优、集聚发展、外向发展、信用激励、融资创新等小微企业质效提升专项行动,推进小微企业质效提升,提高小微企业“免疫力”。2019年,引导支持“个转企”785家,新增科技型小微企业28家。
同时,引导企业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搭建金融、科技、人才等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平台。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引导15家企业申报主导制订“浙江制造”标准,组织12家企业参加“浙江制造”标准研制培训,举办 “品字标”标准研制和品牌认证座谈会。2019年至今,我市已主导制定并发布“浙江制造”团体标准2项, 8项标准研制获得新立项,发放“浙江制造”标准研制和品牌认证等奖补资金813万元。
“打包式”注销服务 优化市场主体“退出”机制
“我平时住温州,这次来瑞安半天就搞定了所有注销手续,工作人员说办完后把材料寄给我,真是太方便了!”4月初,瑞安市万味隆调味品厂负责人徐先生来到市市场监管局注册分局窗口,注销了该厂的全部证照。
只进一个窗口,半天办好注销手续,这得益于该窗口的“打包式”注销服务,“一对一”地为企业量身定制注销方案,避免企业“多跑”“误跑”,推动涉企注销“一件事”改革再升级、再集成。
据了解,原先企业(个体户)注销营业执照,由于事权划分和层级设置问题,部分事项在注册窗口大厅办理,另有部分在辖区市场监管所窗口办理,导致企业多头往返跑。市市场监管局以2019年省定“企业注销一件事”为基础,进一步梳理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注销“一件事”打包事项,囊括该局后置许可(登记)的相关28类注销停用事项。针对不同情形设计不同注销流程,制定精细化注销指南,根据企业生存轨迹提供个性化注销方案,便于企业办结在该局系统内所有许可、登记等事项的注销手续,实现“一窗收”“一口清”“一天办”,让企业不仅进得便利,也退得“顺心”。
在全省吊销未注销企业处置试点工作基础上,市市场监管局对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届满3年仍未办理注销登记的企业进行认真梳理,分类处置,2019年共计梳理吊销已届满3年但未注销的对象662户,通过邮寄通知并发布催告清算注销公告,提请税务、社保、资规、法院等部门核查是否存在欠缴税费和发票领用信息、在缴社保人员和拖欠工资记录、登记在册的不动产权利、在诉案件和待执行案件、有效存续的知识产权、股权冻结等情形,最终强制注销310户,积极营造良性循环的企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