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1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污水零直排”为重点、“河长制”为抓手、“水文化”建设为特色
“五水共治”擦亮瑞城新底色

    以“污水零直排”为重点、“河长制”为抓手、“水文化”建设为特色

    “五水共治”擦亮瑞城新底色

    ■记者 项颖 陈丹丹 通讯员 卓磊

    河岸杨柳依依,水面波光粼粼,生态浮岛绿意盎然,初春时节的温瑞塘河塘下段,水城人相融合,俨然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卷……这是我市“五水共治”工作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2019年,我市以“污水零直排”为重点、“河长制”为抓手、“水文化”建设为特色,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推进“五水共治”各项工作,集中攻克了一批沉疴顽疾,补齐了一批民生短板,打赢了一场水环境质量提升的攻坚战。全年共完成投资15.38亿元。

    如今的瑞城,房前绿树环绕,屋后碧水涟涟,“水清、岸绿、景美、河畅”的水生态环境初步显现。

    源头治理 系统发力

    重现碧水映瑞城新景像

    河水清清绕城流,是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景。

    治水先治源,污水零直排就是要将治水工作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从根本上提升水环境质量。2019年以来,在治水办的统筹安排下,我市各地各部门紧盯时间节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从污水零直排镇街入手,全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成效显著。

    2019年我市完成陶山、飞云、莘塍污水零直排镇街县级自验;完成10个省级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完成塘下北工业区(东片)污水零直排工业区县级自验。

    持续发力加快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全年共建成百公里管网,全力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常态化管理,污水入河现象明显改观,河道水质随着一条条管网的建成,实现着由黑变清的华丽转身。

    以塘下镇为例,该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率先开展北工业园区(东片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60万元,总结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该镇以温瑞塘河塘下段为中心,紧紧围绕断面所在区域(四宅一西五个村)开展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截至目前,共实施“四宅一西”三级管网提升改造工程、塘下镇主镇区三级管网提升改造工程,一年就建设了20公里污水管网。

    最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年来该河段水环境的持续改善,省控塘下断面水质已从2017年的劣Ⅴ类提升至Ⅳ类水标准。看似一个简单的数字,背后凝聚了广大治水人的智慧、汗水和泪水。市领导亲自部署,市治水办指导协调,塘下镇群策群力,综合施策,克难攻坚,严把质量,采取了清淤疏浚、生态调水、工业污染源整治、排污口整治、清障拆违等整治措施,实现了水质跃升为Ⅳ类的年度目标。

    “河长制”创出特色

    治水工作再添新亮点

    我市已编织了1285名县、镇、村三级行政河长责任网,2018年底我市向社会招募有责任心、热心公益的知识分子、企业家、普通群众出任“民间河长”,形成“行政河长”和“民间河长”并行的河道管理治理新模式,搭建了群众参与治水的平台,强化了群众在治水工作中的作用,为全民治水打下坚定的基础。目前已有700余名“民间河长”竞聘上岗,加强了治水工作的多元性、互动性、广泛性。如今在瑞城,不管是大江大河还是沟渠池塘,都能见到河长的身影。随着河长制工作的深入推进,瑞城河流逐渐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多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赢得群众纷纷点赞。

    2019年8月14日,温州市“争当民间河长 共建美丽温州”主题活动暨温州市民间河长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扩大了我市治水工作在温州的影响力。

    去年,我市对“河长制”各项工作再强化,制定出台了《瑞安市各乡镇(街道)重点河道监督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河长队伍更加规范,调整了河长名录,全面构建层级清晰、责任明确、推进有力的“河长制”组织领导体系。我市落实县级河长34名、镇级河长347名、村级河长862名,对辖区内的所有水库设立县镇两级共42名“湖长”。1-12月份全市河长共巡河98314次。

    打造美丽河湖

    推山水人城和谐共生

    温瑞塘河是我市的母亲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近年来,我市在塘河治理中厚植生态和文化底色,开发塘河文化价值,创造塘河文化品牌,以文化的力量着力建设至美塘河。

    温瑞塘河塘下段就是塘河文化建设中的精品,曾经的省控劣V类水站位所在地经过剿劣和景观提升,乱点变亮点,真正让这条河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两岸的房屋外立面重新粉刷为白色墙体,黄菖蒲、美人蕉等亲水植物点缀河面,俨然一幅江南水乡画……漫步在塘河塘下段环顾公园四周,和风拂面,所见之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生之景。

    2018年以来我市已创成达标类美丽河道656条,占总条数的76%。已创成温瑞塘河塘下段、上马河等瑞安市级以上精品类美丽河道10条,占总条数的45%,天井垟--曹村港老河已创成省级美丽河道; 曹村港新河、曹村港老河、中塘河、马屿石垟河和桐浦董夏溪共5条河道创成温州市级“美丽河湖”。

    “美是这些河道的‘共性’,但他们不仅限于‘美’。山水人城和谐共生才是这些河道建设的深刻内涵和宗旨。”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手记]

    水清了、岸美了、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全民治水护水格局逐步形成……这些成绩,无不在告诉人们,治水四年,瑞安不负江南水乡之名,绿色在修复,生态在回归。今天的瑞安,因水而闪耀灵性的光芒,面对清水涟涟和百姓点赞,曾经的阵痛、艰苦的攻坚都值得。

    创建5个省级污水零直排镇街,5个温州级污水零直排镇街,30个污水零直排小区;3个污水零直排工业区;创建2条浙江省“美丽河湖”;目前,瑞安市2020年治水计划正在编制中,已谋划60余项治水项目,市治水办将与相关部门、乡镇深入对接,不断完善2020年治水工作……这是记者从2020年我市治水工作“作战书”中获悉的内容,新的一年,我市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斗志昂扬、比学赶超,弘扬大禹治水精神,誓将“五水共治”进行到底,书写新篇章。

    “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陆游的诗句正是瑞安追求青山绿水最好的写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两会特别报道·进行时
   第00003版:两会特别报道·进行时
   第00004版:两会特别报道·聚焦点
   第00005版:最新闻
   第00006版:经信之窗
   第00007版:最新闻
   第00008版:至美平阳坑
   第00009版:最新闻
   第00010版:最新闻
   第00011版:最新闻
   第00012版:最新闻
   第00013版:聚焦点
   第00014版:聚焦点
   第00015版:微地产
   第00016版:广告
“五水共治”擦亮瑞城新底色
潘岱街道亮出2020年中心工作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11 “五水共治”擦亮瑞城新底色 2020-4-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