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转”“新”“整”“争”“优”
六大关键字开创瑞安经信新局面
■通讯员 陈年勇 记者 项颖
我市入选全省首批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指导的四个县市区之一;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入选第二批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省级分行业试点,列入省“数字化车间和无人工厂”创建名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对近年来我市经济工作的最大肯定。
过去几年,市经信局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聚焦聚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推出“四个一批”举措(一批政策激励大礼包、招引一批行业领先服务商、实施一批科技创新好项目、打造一批公共创新大平台),破解智能制造启动资金、实施应用、技术研发、成果转换四方面难题,全力加快制造业高质量转型。
2020年的开局并不完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整个中国经济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瑞企在继续严格执行防疫措施的同时,不断寻求各种方法“逆势突围”。身为全市企业的“娘家”,市经信局如何立足瑞安实际,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为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稳
稳增长。2020年,市经信局将继续严格落实2019年重点企业挂钩联系制度,持续开展镇街主要领导挂钩重点企业走访活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尤其是下滑严重、经营困难的企业,切实帮助解决困难;加强经济指标运行监测,每月对企业产值、税收、用电等指标进行匹配性分析,对数据异常企业进行帮扶,促进应统尽统。
稳投资。2020年,市经信局紧盯项目落地、开工、竣工、达产、验收五大环节,全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深入推进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机制,加快对2009年以来工业项目综合验收进度,确保稳住投资增长。
稳企业。2020年年初,市经信局已着手建立十大传统制造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高成长型企业、“小升规”企业等企业培育数据库,实行分类培育、阶梯培育。实时动态监测企业产值、税收、用电等指标,引导企业健康成长。
转
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2020年,我市将以打造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高分子材料三大产业集群为主要方向,鞋革、服装、针纺、箱包、眼镜、食品、工艺品七大传统轻工产业为特色方向,构建“3+7”产业布局。重点在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鞋服等主导产业建立若干个产业联盟,推动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对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瓶颈展开联合攻关,联合打造区域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梳理十大传统制造业创新资源,推动重大项目与传统产业精准匹配、快速落地,实现产业由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
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2020年,我市将以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工作为突破口,以瑞安市智能制造创新服务平台为载体,加快推进22家智能制造试点项目建设,争取列入省级智能制造项目3至5个。全面推进200家企业智能化诊断,在汽车零部件和鞋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质扩面,建议在我市其他主要行业竞争性遴选1至3个,全市不超过12个,以点带面,加快全行业智能化改造。据悉,我市计划近期举办全市智能化改造推进大会和全市鞋业智能化改造现场会,争取7月份召开省级汽摩配行业智能化改造现场会。
强化评价倒逼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定义很丰富,标准也很多,但社会的共识是:亩产效益已经成为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亩产,本是个农业词汇,如今,在工业领域,我市将其奉为圭臬。2020年,市经信局将在历年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亩均论英雄”评价办法,将应急医疗物资重点生产企业、外贸占比较大企业、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列为加分提档对象;此外,完善“亩均论英雄”评价网站功能,将数据整合、分类评价等工作流程全部整合到平台中数字化执行,实现企业全流程在线评价、异议申请在线提交申报,让企业“一次不用跑”。
新
培育一批新兴产业。2020年,大力发展培育集成电路、锂电池、物联网、智能机器人、VR/AR、互联网服务、柔性电子、北斗导航产业、大数据等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努力打造一批智慧物流示范企业。
打造一批创新平台。2020年,不断引导企业在汽摩配和机械行业中打造省、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着力培育工业设计人才和设计中心,大力推进设计成果本土化、产业化。
攻关一批创新技术。2020年,加大企业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攻关力度,争取新增3个省级、4个市级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首批次、首版次产品实现零突破。全力深挖培育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
整
整治一批低效项目。2020年初开始,开展新一轮低效工业项目排摸,进一步完善整治政策措施和工作推进机制,争取再整治一批“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低效工业项目。
整治一批出租厂房。2020年,以去年出租房整治工作为基础,继续深入排查,组织整治“回头看”,进一步健全出租和承租企业“一企一档”数据库,并根据排摸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推广“瑞安市厂房租赁信息服务平台”,引导优质企业优先承租闲置工业厂房,促使工业厂房出租规范化管理常态运作。
整治一批低散乱企业。2020年,深入推进“腾笼换鸟”工程,持续加大对“低散乱”企业整治与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全力推进小微园建设攻坚,引导一批优质小微企业集聚入园发展,争取开工小微园3个共计450亩,竣工60万平方米以上。
争
争项目。2020年,紧盯省政府督查激励项目,加强与上沟通对接,争取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项目列入省政府2020年督查激励项目;紧盯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提升发展,争取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重点产业培育、产品升级改造等领域再入选一批提升试点项目。
争示范。2020年,借助瑞安被列入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创建(培育)名单之契机,紧紧围绕省里考核指标,全力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争取在2020年全省考核中取得好的名次。
争位次。2020年,针对温州考核考绩指标进行系统谋划、落实,争取落后的指标进等升位,优势指标再创新高。
优
优化助企服务。作为牵头单位,市经信局将继续高标准推进“千名干部进千企”行动,全面深化助企服务平台应用,严格落实“实名制”“限时办”要求,争取一般问题1个工作日内完成交办,5个工作日内给出明确的办理意见,切实解决企业实际问题,逐步形成企业无诉求不干预、企业有困难必有应的重商、爱商良好氛围。
优化产业政策。全面落实降本减负政策,积极谋划新一轮降本减负政策。全面落实财政预拨付政策、财政专户竞争性存放政策,提早释放政策红利,低成本解决企业融资需求,为企业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优化人才队伍。深入调查,遴选一批具有较大人才需求、具备良好引才条件的优质企业,重点招引一批数字经济领域、新兴产业领域、智能装备领域研发类专业人才。重点围绕企业家、企二代,开展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