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调查:公筷分餐,难在哪儿?
市民建议:深入宣传、规范管理和改变习惯“三管齐下”

    记者调查:公筷分餐,难在哪儿?

    市民建议:深入宣传、规范管理和改变习惯“三管齐下”

    [现状]

    高档酒店公筷推广普遍

    中小餐饮、家庭尚有不足

    每一道菜都配有公筷或公勺,颜色区分明显。我市“公筷行动”上线后,在葡萄园宴会中心,服务员每上一道菜的时候,都会主动给菜肴配备公筷或公勺。“给每一道菜都配上公筷、公勺,比之前一桌提供一双公筷方便许多,我们就餐的时候,就会主动使用公筷。”一位不愿具名的市民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早在今年1月份,我市饭店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就向全市餐饮企业发出倡议,在行业内倡导“长者先动筷、公筷来夹菜”的用餐礼仪,有利于形成安全用餐、健康用餐、文明用餐的良好风尚。目前,我市高档酒店都会在市民就餐时主动提供公筷、公勺,方便市民文明就餐。

    相对于高档酒店主动提供公筷、公勺,我市中小餐饮店和家庭中,公筷公勺使用略有欠缺。记者走访吾悦广场、中润广场、万松路上一些餐饮店发现,大部分市民在就餐时没有使用公筷、公勺,个别市民会主动向商家要求提供公筷、公勺。

    “外出就餐的时候,如果餐饮机构主动提供公筷、公勺,我们也都会使用,但是如果餐饮机构没有主动提供,我们也就没有特意向服务员要公筷、公勺了。一则是麻烦,一双公筷大家轮着用,夹菜不方便;二则常常会用混,夹着夹着公筷就变成私筷,公筷、公勺也就失去原本的意义了。分餐制,一般适合快餐类,亲人朋友聚会分餐进食,总觉得少了点热闹。”在中润广场某餐饮店就餐的市民杨女士如是说。

    “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虽然更加文明卫生,但相对比较麻烦,在外就餐时会注意一些,在家的时候因为都是家人,就会因为麻烦而做不到。”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根据记者的微调查显示,和陈女士有一样想法的市民在我市不乏少数,一些市民还表示,孩子小的时候会使用公筷、公勺或者分餐,孩子大了有的时候嫌麻烦,就慢慢不再分餐了。

    [难点]

    餐饮企业成本上升

    个人习惯一时难改

    这段时间,“网红”医生张文宏积极倡导大家使用公筷或分餐就餐,他认为分餐制对阻挡疾病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那么,公筷、公勺以及分餐制的推广,到底难在哪里呢?

    市饭店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秘书长董秀洁告诉记者,对餐饮企业来讲,一方面,部分特色菜品不宜分装,包含雕花、特殊摆盘等技艺的菜品需确保上菜时菜品的完整性,某些中餐菜品难以推行标准化制作;另一方面,分餐制势必会增加人力物力成本,同时造成水资源、洗涤用品的消耗量上升。在家庭聚餐层面,董秀洁认为,市民吃饭喜欢热闹,席间推杯换盏时分餐会影响气氛;另外,大部分市民习惯成自然,忘用公筷夹食很常见。

    “以往的分餐知识教育不足,也让市民的分餐意识淡薄。它不像‘饭前便后要洗手’一样,深入市民的卫生观念中。”市委宣传部(市文明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负责人还表示,自4月1日起,温州市地方标准《公筷公勺使用管理规范》正式实施,对餐饮服务单位及其他各类用餐场所公筷公勺的制作、配置、消毒、宣传等内容作了规定,这对公筷、公勺的推广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规范》不能对就餐者强制约束,这表明“公筷行动”任重而道远,最根本的难点还是改变个人就餐习惯。

    [建议]

    推广宣传规范管理

    养成共餐分取习惯

    目前,随着我市“公筷行动”的持续、深入推进,不少市民的就餐习惯也在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外就餐时会有意识地使用公筷、公勺,一些市民点外卖的时候,也会有意识地备注“多加一双筷子”,用作公筷使用。

    市葡萄园宴会中心在推广公筷公勺方面一直走在我市餐饮企业前列,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直以来,酒店在宴席上都会摆放公筷、公勺。受此次疫情影响,酒店对餐桌上的公筷、公勺进行了升级,不仅每一道菜品均配有公筷或公勺,并且公筷颜色和私筷对比强烈,客人在就餐时不容易混淆,使得“公筷变私筷”。

    在记者进行微调查的同时,一些市民还对我市“公筷行动”提出建议。市民张先生表示,改变市民就餐习惯,对政府而言要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市民改变饮食方式;对职能部门而言,要监管并重,倡导餐饮企业提供公筷公勺、分餐就餐的便利条件;对市民而言,也要注意卫生,尽量改变原有就餐习惯。

    网友“H@M”说:公筷公勺是对合餐渐进的、局部的改良,共餐分取的进食方式既保持共享的饮食传统,利于中华菜肴文化、烹调技术的传承,增进就餐人的情感交流,又利于养成健康饮食习惯,这种文明的就餐习惯,应该“从娃娃抓起”,主力培养孩子的就餐习惯,尽量影响老人的就餐方式。

    网友“渣渣.悟空”说:养成一种新的就餐生活方式,不仅需要时间、环境以及相关条件的配合与保障,更需要观念、物质条件、技术的整体配合。随着温州市地方标准《公筷公勺使用管理规范》的正式实施,各类用餐场所对公筷公勺的使用会更加规范,希望我市可以以此契机,逐渐让使用公筷公勺成为社会共识,成为我市餐桌文明新风尚。“当然,我们也要多多借鉴‘他山之石’,推动我市‘公筷行动’深入实施。”

    ■记者 潘虹

    疫情发生以来,“公筷”“分餐”成为大家口中的热词。2月25日,市委宣传部向市民发出公筷公勺分餐的倡议。3月10日,我市上线“公筷行动”,成为浙江省率先实施公筷公勺的试点城市之一。目前,我市“公筷行动”已上线两个多月,市民就餐使用公筷、分餐情况如何?分餐制推行存在哪些难点?市民有何对策和建议?记者对此进行了微调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有话说
   第00007版:云江潮
   第00008版:聚焦消防
记者调查:公筷分餐,难在哪儿?
上望打响村级工业集聚点
安全隐患整治提升攻坚战
两项指标居温州各县(市、区)之首
玉海街道基层站所全员入“格”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记者调查:公筷分餐,难在哪儿? 2020-5-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