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云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官故里”——杜山头

    “天官故里”——杜山头

    ■林南斌

    在瑞平塘河之滨,静卧着一颗熠熠生辉的文化明珠,那便是“天官故里”——杜山头村。

    杜山头村位于瑞平交界处,是我市的南大门。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杜天官纪念馆就坐落在这里,纪念的是历史文化名人杜整,迄今约有600年历史。

    据《瑞安市志》记载,杜整(1442-1502),字思齐,号敬庵,万全象屿(今飞云街道杜山头村)人,6岁能诗,有《幼童集》。成化十四年(1478),登进士第,历任南京吏部稽勋司主事、文选清吏司郎中、山东布政司参议、参政、代理布政使……成化十五年(1479)春升福建布政使,当年五月赴任杭州,因病卒。

    杜整以廉著称。在杜整纪念馆大门外,有一副对联——“政明如镜督粮储仓廪充实,官清似水逝他乡殓身无财”。这便是他一生清廉的真实写照。其家贫不能治丧的事迹在宋维远先生主编的《瑞安市志》中亦有记载。

    唐武后光宅元年(684)改吏部为天官,杜整曾担任过吏部官员,故后人尊称其“杜天官”,称其旧居为“天官府”。沿塘河向南缓行,不远处就是平阳万全章岙底村,那里至今保留着杜整登科牌坊。在1984年区域调整前,章岙底和杜山头同属一个村。

    杜山头村是3A级旅游村庄。村口有一条笔直的柏油路——杜东线直插杜山,杜山头桥恰好处在十字路口,崭新的村民中心矗立桥边。伫立桥上远眺,投资470多万元打造的塘河风情示范带和美丽田园综合体映入眼帘,塘河风光一览无遗:波光桥影,摇曳不定,星月灯火,交相辉映,蓦然想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不禁心旌摇曳。

    另据《瑞平灌区志》记载,瑞平塘河发源于莲花山,流经平阳县城河,出北门由南往北,直抵飞云底河头而断流,全长15.25公里,是瑞安、平阳两地共同的母亲河。

    沿着塘河一路向北,抬眼望见一棵百年榕树,旁边有一块写着“杜山头牛市场遗址简解”的石碑,为当地村民于2015年筹资所立。在这块空地上,似乎还留有当年江南耕牛交易市场的蛛丝马迹。据村民介绍,早在1951年春季,村民杜友金等人利用榕树下及周边3000多平方米场地,创办耕牛交易市场,择定农历每月逢三逢八进行交易,日交易量达300至500头。当时温州地区耕牛饲养数量多,耕牛交易市场空前繁荣,辐射到福建宁德、江西上饶、安徽黄山芜湖、苏州、上海、嘉兴、宁波、台州、丽水等地,声名鹊起,成为浙南最大的牛市场之一。后来牛市场先后被县农业局农资公司、仙降生产资料科接管,直到1988年,历经30余年的牛市场才销声匿迹。

    徒步走到旁边的彭桥自然村,只见岸上绿树青瓦倒映在美丽的塘河上,洁白的墙体上勾勒出一幅幅具有水乡特色的水墨画卷。榕树下瑞安鼓词声声入耳,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正在文化礼堂粉墨登场……

    在杜东线的尽头,烟雨空濛的杜山若隐若现,山上绿树成荫,山顶的杜山公园游人如织。半山腰依稀可见一处凉亭,记得多年前该凉亭落成时,村干部曾邀我写一副对联——“跃马扬鞭快两步,富民强村高一筹”,期盼着“天官故里”——杜山头村这颗文化明珠更加绚丽多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有话说
   第00007版:云江潮
   第00008版:聚焦消防
邑之源
悼念著名作家
叶永烈
“天官故里”——杜山头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7 “天官故里”——杜山头 2020-5-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