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查询个人信用会影响贷款审批
近日,市民陈先生银行贷款申请被拒绝,理由是其近期征信报告查询次数过多,而陈先生说自己是第一次申请贷款。据了解,影响贷款申请的,除了贷款申请记录,还有很多种情况。
“硬查询”会影响征信
“陈先生虽然没有申请贷款的记录,但有可能留下了很多‘硬查询’的记录。”银行工作人员提醒,除了申请贷款会留下查询记录,如果陈先生曾给人做过担保、申请过信用卡、网上查询过自己的贷款额度等,都会留下查询记录。而这一类审查客户融资申请的查询,都叫作“硬查询”。“硬查询”次数过多,会对申请银行贷款有影响。“不管是自己查询还是授权别人查询,如果涉及融资需求,次数过多就表明客户潜在负债压力较大,潜在风险较高。”瑞安中行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行尚未出现因查询次数过多受影响的案例,信用报告仅作为银行放贷的一个参考,是否放贷取决于银行对客户情况的综合考量。
无需常查询贷款额度
“一般,个人查询自己的征信,征信系统会留有查询记录,但没有贷款申请记录,也不会有什么影响。”银行工作人员解释道,但过多的查询记录,在客户申请实际贷款申请的时候,银行客户经理也会有顾虑。据了解,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分为本人查询、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贷款审批、异议查询等。从风险的维度来看,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查询、贷后管理、贷款审批属于负面类,一般只有这类查询记录过多的时候才会对申请银行贷款产生不良影响。也就是说,在房屋贷款、汽车贷款、申办信用卡、给朋友做担保人的时候,银行或相关机构会在征得个人授权的情况下提取客户的个人信用报告进行查询。
切莫留下“不良信息”
如果征信报告出现“不良信息”,则影响长达5年之久。据了解,不良信息是指个人在借贷、赊购、担保、租赁、保险、使用信用卡等活动中未按照合同履行义务的信息,对信息主体的行政处罚信息,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信息主体履行义务以及强制执行的信息,或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信息。不良信息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展示5年,即逾期记录将在还清之日起展示5年,5年后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将不再展示。
所以,信用卡或者个人贷款逾期未还,应尽快还清,不要逃避。同时,如果征信报告不得已出现污点,不代表就不能申请银行贷款,征信报告只是放贷机构信贷决策的参考因素之一,不同机构风险偏好和客户定位不同,对于客户的选择标准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