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行基层公权力“五权三化”
打造“清廉站所”增强百姓幸福感
本报讯(记者 蔡玲玲 通讯员 沈翔)基层公权力一头连着政策,一头连着群众。基层公权力是否公开透明、办事流程是否公平简便,关系着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6月1日,我市召开2020年度全市机关中层科室和基层站所双评议活动暨基层站所“五权三化”工作会议,部署双评议活动和基层站所“五权三化”工作。
何为“五权三化”?记者从会上获悉,这是市纪委监委针对加强基层公权力监督而提出的新概念。“五权三化”是通过对基层站所单位决策权、资金使用权、物资采购权、人事管理权、审批监管权等五项权力的梳理和公开,使基层单位的职责清单化、运行流程化、监督立体化,目的是为了促进基层单位公权力的规范运行,基层站所干部职工能严格按照清单和流程来做事。
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全市机关中层科室和基层站所双评议活动暨基层站所“五权三化”工作,是推进清廉瑞安建设和“转作风优环境、强落实促担当”作风整治活动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五权三化”工作、双评议活动,以评促改,以改促廉,着力提升我市基层公权力规范化运行水平和办事服务质量。
据了解,“五权三化”工作和双评议活动,将纳入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考核。全市各基层站所、学校和医院都是开展“五权三化”工作的范围。
目前,市监局塘下分局、陶山派出所、曹村学校和曹村卫生院等4个清廉站所已完成“五权三化”试点创建工作。根据会议要求,7月底,有基层站所的部门至少建成1个“五权三化”示范点,10月底前全市各基层站所原则上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