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记谈新时代温州人精神

    书记谈新时代温州人精神

    (七)

    在时代潮流中敢于争先创优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  叶序锋

    什么是温州人精神?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曾将“温州人精神”概括为四句话: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它根植于这座历经磨难、创造无限荣光的城市,根植于这群永不言败、勇于超越自我的群体。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央在综合研判形势后连续作出“六稳”“六保”等重要部署。我市受市场周期性调节和疫情的双重冲击,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在这特殊时期,我们更要弘扬温州人精神,展现顽强的斗争意识,张扬强大的精神力量。发改部门作为全市经济综合部门,更要担起责任、铆足干劲、砥砺奋进,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提出的重要精神为指导,深刻把握“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打好“两战”、力夺“双赢”的各项决策部署,做到谋划更加精准、协调更加高效、落实更加有力,全面实现战疫情、促发展“两战两赢”。

    要对标对表形势任务要求,提高站位加强规划引领。把握“重要窗口期”,积极对接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坚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导向,深入研究城市“城、人、产”顶层设计,科学研判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征,高质量编写“十四五”规划,把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化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对策和具体项目载体,努力推动我市在展示“重要窗口”中有更大作为。

    要对标对表考绩导向要求,细化目标实现“四连优”。时刻紧盯各项考绩任务,把握高质量发展指标,突出抓好GDP指标、有效投资指标、服务业相关指标;把握“六重”清单涉及发改部分,突出抓好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产业、重大改革;把握“六比竞赛”系列测评,突出抓好考绩加分指标。同时细化分解任务目标,形成《2020年重要工作责任分解表》,实现发改“考绩四连优”。

    要对标对表发改职能要求,突出重点提高工作实效。以编制规划纲要为引领,抢抓政策机遇重要窗口期,突出抓好“万千平台”培育、重大项目建设、评定分离改革、民生价格管理等十项重点工作,协同做好能源“双控”、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

    要对标对表作风建设要求,狠抓纪律打造一流团队。强化制度赋能,注重激励机制,以实战论英雄、凭实绩选干部,营造大抓比拼、大干发展的工作氛围。实打实开展“三服务”活动,及时发现梳理和协调解决各乡镇街道、功能区、部门和重点工程项目、重点监管单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打造执行力、创新力“双强”的一流发改团队。

    激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

    奋力谱写高质量建设健康瑞安新答卷

    ■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  虞峰云

    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在这“重要窗口期”,激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需要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继续秉承“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精神,立足岗位,勇挑重担,打好改革攻坚战、发展主动战,为新时代瑞安创新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树牢“宗旨”意识,坚定前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落实“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和预防为主方针,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筑高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实施卫生人才新政,筑好“引凤巢”,伸出“梧桐枝”,招引更多更好的“金凤凰”,努力打造医疗高地。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公立医院设施设备大提升工程,打造就医好环境。

    保持“改革”韧性,破解前行难题。持续深化综合医改,做好“三医联动、六医统筹”省级改革试点,加快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机制。深化医共体内涵建设,重构医疗体系,重建管理制度,重塑服务模式,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模式。聚焦群众“看病难、看病繁”的问题,将“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融入卫生健康服务领域的各个环节,推行智慧医疗,打通“一站式”医疗服务,让群众看病方便不烦心。

    熔铸“抗疫”精神,激发前行活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医务工作者迎难而上、挺身而出,践行“白衣执甲、最美逆行”的责任担当。越是在“重要窗口期”,越是在改革攻坚的关键时刻,更要发挥在“抗疫”过程中凝聚而成的求实创新的创造精神、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勇挑重担的奉献精神,推动重点工作落地生效。同时,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真正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与人民生活向往相适应的公共卫生体系。

    以新时代温州人精神为指引

    高质量打造“城人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滨海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金建宇

    温州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浙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温州发展建设的宝贵实践和经验,无不体现着温州人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激发着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凝聚着新时代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作为我市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和产业集聚的主平台,滨海新区是瑞安未来的“城市心脏”所在。今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滨海新区人以新时代温州人“守望相助、逆行而上”的顽强精神为指引,主动请缨、“舍小家为大家”,坚持“两手硬、两战赢”,冲锋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一线。特别是启动复工复产后,滨海新区“严标准”做好工地卫生防疫,“大力度”加强施工力量投入,32个在建项目在短短半个月内全部顺利复工。同时,“高精度”安排工程推进计划,“快进度”提高产值增长速度,1至4月累计完成有效投资43.1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2%,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年度目标”两确保。

    随着抗击疫情取得“上半场”胜利,滨海新区秉持“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精神,趁势而上、率先发展,为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以十大责任捆绑攻坚行动和“三强两促”专项活动为抓手,通过科学规划、系统谋划,进一步明确两大平台产业方向,加速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助推我市“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和环大罗山科创走廊瑞安科技城建设。东新科技城招引高端装备制造和科研创新平台,滨海核心区谋划商务楼宇经济、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型经济业态;重点推进瑞安市图书馆新馆、东新高端装备制造中心等11个重大项目,并争取其中8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含3个10亿元以上项目)落地,争做瑞安创新发展“领头雁”,全面打造“一城一区”高能级发展平台和“城人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热土繁华渐起,壮丽蓝图徐徐展开。在新时代的使命号召下,滨海新区开发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着,新区的答卷在温州的东海之滨缓缓铺开,新区的建设者们怀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伟大信念,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奏响华丽篇章。

    以新时代温州人精神

    书写瑞安教育新篇章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姜宗羽

    在温州市激扬新时代温州人精神大会上,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强调,要把时代精神熔铸于大美温州、流淌进温州人血脉。以温州人精神反哺温州,正是瓯越文化生生不息的关键。其中,“守正出新、美美与共、奋斗奋进”,恰是实现“加快融合发展、打造至美瑞安”战略目标的金钥匙。

    今年,市教育局将围绕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以“奋战1110,奋进2020”为工作思路,以“六个美”(即规划美、校园美、内涵美、队伍美、质量美、氛围美)为载体,加快推进教育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至美教育 学在瑞安”品牌和浙南教育新高地,重点要追求三个“化”、打造三个“共同体”。

    一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打造医校共同体。强化精密智控,充分运用云平台,精准掌握师生健康信息,加强师生健康状况研判,严格师生健康信息动态监测和“一日一报”制度。严格落实校园封闭管理,对进入校园人员严格执行身份核验、访客实名登记、体温测量和查验“健康码”等措施,坚决杜绝疫情输入校园。联合卫健部门共同打造医校共同体,深入推进“一校一院一医”模式,全面打造疫情防控常态下的健康校园、平安校园瑞安升级版。

    二是探索创新制度化,打造城乡教育共同体。一方面,深化现代学校联盟,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强校扶弱校、初中学校全面提升、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组建37个现代学校联盟,实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另一方面,率温州之先探索公益性幼儿园(即与公办园同质同价、管理规范、品质优良的民办幼儿园)建设。着力做好学前教育服务(供给)“量”“价”“质”三篇文章,破解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资源缺”三大问题,力求在年底前实现公办园和公益园占比50%的目标。

    三是教育品质高端化,打造师德铸魂共同体。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育局将继续深入实施队伍建设改革创新工程,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玉海名师”培养计划、中小学校长论坛等,全面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瑞安教育铁军,为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继续领先夯实人才基础。

    朝夕力争担使命,韶华莫负守初心。新的使命担当,体现新时代的温州人精神,新的实干措施,迈向新时代的瑞安战略目标。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再创瑞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激扬精神 勇担使命

    在建设“重要窗口”中

    谱写开发区新篇章

    ■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组

    副书记、常务副主任 孙仕元

    随着时代使命的更迭,温州人精神历久弥新,不断激励着我们“奋战1161、奋进2020”,不断激励着我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不断激励着我们当好“重要窗口”的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于瑞安经济开发区而言,就是要继续激扬温州人精神,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展现更大担当、更大作为。

    紧抓“实体经济振兴”的“重要窗口”,激扬温州人追求卓越的精神。一要服务争优。与时间赛跑,集中力量开展“三服务”和“两千”行动,为企业招人才、兑政策、破难题。二要项目争速。重点推进4个超2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和20个投资超亿元在建项目按时按质完工。加快建设已落地的瑞立、瑞明、特博等3个省市县长项目。三要产业争效。二季度谋划10亿以上重大项目5个,其中50亿级2个、20亿级单体制造业1个、10亿级2个,完成签约3个、落地1个;谋划新增产业投资“双百”计划项目39个,落地17个。

    紧抓“全域美丽攻坚”的“重要窗口”,激扬温州人奋斗为荣的精神。一要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打通平台范围内的断头路,全力建设丁山二期围垦区市政道路工程,继续推动滨江城防东延伸一期A段除险加固及生态修复工程,启动经济开发区起步区雨污管道综合提升,谋划建设一批让外来务工人员宜居的安心公寓。二要奋力推动精建精美。坚持亮点打造、景观提升,聚焦外滩城市亮点区块,大力推进滨江都市休闲带,打造可阅读、可漫步、有温度的城市。三要全力提升平台能级。做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申报,加快“3+12”重大产业平台提升转型,加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落地,深化国家自创区“八大攻坚行动”,打造省级智控装备特色小镇,协同建设“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在省级开发区前六的位次上更进一步。

    紧抓“改革开放创新”的“重要窗口”,激扬温州人敢为人先的精神。一要深化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亩均论英雄”改革、“标准地+”改革等其他领域的创新变革,确保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实现高产。以“厂中厂”整治为手段,深度挖掘存量,紧盯“僵尸企业”处置,集中整治低效用地。二要扩大开放。激励大学生回乡创新创业,招引国千、省千等来瑞发展。谋划推进中德产业园,继续打造亿元税收楼,引导在外企业到“瑞安园”设立总部。三要强化创新。聚焦智能装备等主导产业,瞄准各类500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隐形冠军”企业,高水平推进招大引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要闻
   第00003版:和美莘塍
   第00004版:聚焦点
   第00005版:聚焦点
   第00006版:最新闻
   第00007版:广告
   第00008版:瑞安企业家
书记谈新时代温州人精神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2 书记谈新时代温州人精神 2020-6-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