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孙良友:救援战士的公益救援路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孙良友:救援战士的公益救援路

    ■记者项颖

    近日,在飞云江上,一名身穿印有“蓝天救援队”标志队服的人正站在一艘打沙船只上,只见他用力将船锚抛入江中,固定船只。之前,该船只一直在江面上漂流,存在撞击飞云江六桥的隐患。这个人就是仙降街道仙降村党支部组织委员兼第三支部书记孙良友,同时,他还是瑞安市蓝天公益救援队(原瑞安民兵大队)队长。多年来,他带领队友们,不断实践着专业敬业的奉献精神,持续传递着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

    公益救援

    传递正能量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4年多就过去了。”谈及组建瑞安市蓝天公益救援队(原瑞安民兵大队)的情景,孙良友感叹道。孙良友原先是一名“车友”,因为爱玩越野车曾加入一个车友会,经常跟车友们外出活动。“活动中难免受伤,久而久之,车友们学会了一些救治技能,也经常参加一些救援活动。”2011年,浙中山地救援队和车友会组建了浙江民安公益救援队,并于2013年正式在浙江省民政厅注册成立浙江民安公益救援中心,孙良友随之也加入该队伍成为温州支队的成员,从此开始了公益救援的“旅程”。目前该救援队共有40名队员,志愿者10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是一支纯公益性质的救援队伍。成立4年来,该救援队救援任务不断。

    “随着队伍的逐渐壮大,瑞安地区的成员越来越多,我们经常收到救援中心的任务,一起外出救援。”为了方便救援工作,2014年,孙良友还自掏腰包从上海购买了一辆二手运钞车,经过改装修理,成为他们平日里开展救援的“战车”,厨房、餐厅、桌椅、救援设备一应俱全。“前去救援时,我们吃住睡都在车里完成,它就是我们的全能型贴心‘战友’!”孙良友说。

    一直以来,孙良友和瑞安的队友们都想在瑞安成立一支分队,某次在仙降街道开会时无意中提起,后在仙降街道人武部的帮助下,民兵大队应运而生了。孙良友是仙降街道仙降村的一名村干部,村“两委”得知他组建了公益的民兵大队,特地在村办公楼内安排了一个办公室供大队使用。“我们这支队伍主要的任务是在浙江省范围内开展山地救援、抗洪救灾及一些应急救援,哪里有突发情况、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孙良友说。

    台风夜顺利转移

    70多名被困人员

    在孙良友的办公室中,存放一叠厚厚的外出救援登记单。山地救援、水域救援、道路车辆救援……4年来,他参与的救援行动已有上百起,但他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参与高楼镇滩脚村的一次救援。

    2016年9月28日夜,第17号台风“鲇鱼”肆虐。高楼镇滩脚村因紧挨赵山渡水库,地势较低,已是一片泽国,道路被淹,交通中断,水位不断突破历史极值。

    孙良友与队友所在的冲锋舟,成为唯一一艘进村救援的冲锋舟,他们先后5次进村搜索,前后转移了50多人,但在第6次进村搜索救援时,因被硬物顶翻,冲锋舟不慎翻船, 11人瞬间落水并被冲散。“当时非常惊险,在拖住一名落水老人时,她非常紧张,一次将我的头往下压,一次扣住了我双脚,水不断涌进了我的口鼻,我以为这次死定了!”这时,耳边不断响起队友的声音,他拼尽全力挣扎出水面,抓住身旁侧翻的冲锋舟,并托住这位老人,两人一下被水流冲到下游100米左右的一处竹林,两人顺势爬到了被风刮倒的竹子上,这才顺利脱险。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孙良友心有余悸,但一想起当天他们队伍的冲锋舟将70多位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他又感到非常自豪。

    如今,孙良友的蓝天公益救援队的“业务”更广了,他不仅参与救援,还参与瑞安市级与仙降街道组织的各类活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他与队友们日夜驻扎在瑞安高速口和104国道加油站,为过往人员测量体温,组织仙降辖区各村在村口设卡,还给有需要的村民们送物资等,他们不分昼夜,义务加班了2个多月,为筑牢仙降防疫铜墙铁壁贡献了力量。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回顾自己4年多来的公益救援路,孙良友说,他希望这项活动能在更多有识之士的帮助下更长远地发展下去,“无论多难,我会坚定地走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活力塘下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聚焦点
   第00006版:玉海楼
   第00007版:云江潮
   第00008版:财富榜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 共建共享健康瑞安
孙良友:救援战士的公益救援路
争当“护卫”先锋
助力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孙良友:救援战士的公益救援路 2020-6-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