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陶山镇花园底村:
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陶山镇花园底村:

    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记者 林晓

    陶山镇花园底村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文风鼎盛。近年来,该村深耕地方文化,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村容村貌得以改观,村居环境不断改善,村民素质不断提高。

    同时,花园底村人重学、重读、重德行,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积极投身“省文明村镇”创建。近日,记者走进该村,近距离感受乡村振兴建设成果。

    “在发展集体经济、夯实物质基础的同时,花园底村始终把提升村民的素质放在同等位置,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从未止步。”张庆标说。

    前日,记者走进花园底村,只见花园路路面宽敞清洁,庭院绿化舒适怡然,文化宣传牌随处可见,文化设施有规律地建设在村内各处。村里环境整洁、河道清澈,还有微笑着的志愿者穿梭其间,崇善尚德蔚然成风。

    去年,该村拆除万兴商场,拆除面积2000多平米的连片历史违建后,又对八卦桥、河西桥、金丝桥区域进行沿岸绿化美化,并装饰灯光予以亮化,在河道内安装喷泉设施。

    “我们还整合陶山河、寺山和鲤鱼山的整治成果,花费近千万元,努力打造一条彰显千年陶山底蕴的山水慢行道,实现村貌华丽蝶变。”张庆标说。据了解,目前蛇排河、陶山河周边工程完成率100%,落实河道8小时保洁,实现水清、岸绿、景美。

    多年以来,花园底村利用集体留用地建设解困房,解决村民住房难题,并先后建成花园小区、瑞枫小区等两大现代化小区,努力打造宜居环境,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

    此外,花园底村还将文明落实到每个村民家庭。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工作中,村民们身体力行,分类收集,定点投放。

    在大事小事面前,处处都有村民积极参与的身影,村容村貌大幅改善,乡风文明得到传递。“住在花园底,感受到的不仅是优美环境带来的身心愉悦,更有邻里间的温暖。”村民的一番话道出了大多数人的感受。

    村歌唱出历史骄傲

    “铜打的岭,金丝的桥,白银的路,还有百亩花园。”夏日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缓缓洒落,正如张声道(南宋淳熙十一年进士,世居陶峰,即今陶山镇)的诗《九折岩》所吟咏的一样,“雨添竹色荐新凉”,舒爽宜人。花园底村村民正在张声道公园里练歌。

    因为公园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附近的村民经常来这里散步、健身、闲聊,村民在公园里跳舞唱歌也是寻常可见的场景。

    “铜岭、金丝桥、绿树和花园……这些都包含了方言传承下来的历史故事。”村民王文卿讲起村歌《爱的花园 我们的家》,畅聊歌词中的历史,“我们在公园、文化礼堂集聚,村民哼唱起村歌,都带着满满的自豪感与幸福感。”

    据悉,该村重视地方文化,2016年,花园底村围绕以张声道为主的进士文化,打造了星级文化礼堂,展示该村13名进士、67名赐进士和特赐明科进士等为官者,传承发扬耕读文化和传统美德;2018年,在瑞枫公路陶马路交叉路口建设滨河公园,东侧以纪念张声道为主题,命名为“张声道公园”;西侧以党建为主题,建成党建标志建筑。

    文化惠民提升幸福感

    “老街巷、古石桥和老村居,站在八卦桥桥边,可以听一听张声道的故事。”日前,《一代廉吏张声道》出版。该书主编施世琥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花园底村在历史上就崇文重教,如今更到了‘兴学育才谱新篇’的时期。”

    据施世琥介绍,花园底村文化氛围浓,目前,由近160人组成的市诗词楹联学会陶山分会正在筹建中。

    据悉,花园底村积极举办各类学习宣讲、主题演出等活动,累计200余场,不断加强村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实守信教育,倡导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进一步提高广大村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据了解,花园底文化礼堂还设立阅览室,收藏各类图书8000余册。阅览室干净整洁,环境优雅,免费开放,为村民创造了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

    “我们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学习交流会、亲子阅读会等,村民以书会友,交流心得,感悟人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庆标介绍。

    近年来,村里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气,组织成立了群众自乐班,建起了健身广场、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极大地丰富、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该村还成立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基地,联合陶山镇小、镇中,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垃圾分类等活动50余场,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动共推。同时着力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困难家庭学生上学难等问题。

    “文化惠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我们还结合各种创评选优活动,让尊老爱幼、扶贫帮困、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深入人心,无打架斗殴等违法乱纪现象,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张庆标说。

    创建宜居文明家园

    壮大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

    1985年,该村成立陶山首个工业品市场;1986年成立花园木材市场;2003年投资2000万元建设花园工业区;2015年斥资8000万元投建我市中西部首个综合商贸城,并于2019年元旦成功开业……

    “把集体有限资产拧成一股绳,就能把集体的事情做好。只有顺应群众意愿,依靠群众,坚持带着群众干,才能凝聚民心,集聚民意,最终成为改革发展稳定最坚强的力量。”张庆标说。

    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让村民真正获得了实惠:包括每人享有粮补、新农合等福利,全村老人享有意外保险、慰问费等福利,低保户、困难户享有困难补助、慰问费等福利,并设有专项奖金用于奖励考入大学、当兵入伍的村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村打造的综合商贸城、花园路店面、瑞枫小区店面,累计解决村中600余人就业,增加村集体收入2000多万元。

    同时,该村创新租赁项目管理模式,大力发展服务业。产业实行专人管理,管理模式由传统收租转变为市场化运行,租赁机制由随意出租升级为市场化招投,新型管理模式使市场运行更高效规范。

    “花园底村将以乡村振兴为指南,努力向着文明新农村、生活富足村、五美示范村而不断奋斗,继续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完善村集体经济管理机制,为提升群众幸福感不断奋斗。”张庆标说,每一次前进都波澜壮阔,每一次改革都振奋人心,花园底村将依照建设文明村的样本,建成一片新天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最新闻
我市率全省之先建成
“亩均论英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我市启动第五轮
“名医生名护士名院长”评选
影响公共秩序的
不文明行为
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2020-7-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