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等四城接连出台新政,新一轮楼市调控开启
下半年:“从紧”住房政策不会改变
楼市迎来一脚“急刹车”。2020年下半年开始不久,已有杭州、东莞、宁波、深圳四个城市接连出台新政,收紧楼市调控“缰绳”。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意味着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收紧潮的开启。
此轮楼市调控是对“房住不炒”“一城一策”的严格执行。各城市出台的调控条例,基本上都是针对该城市当前市场的主要问题,以及堵上以往的政策漏洞,抑制市场进一步升温,保持市场平稳。可以明确的是,下半年‘从紧’的住房政策不会改变。
多城房价上涨引发调控 6月百城新房住宅价格同比涨3.16%
日前,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6月百城房价榜单。数据显示,2020年6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546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53%,同比上涨3.16%;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30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30%,同比上涨2.34%。
中指院方面指出,随着楼市成交回升,一线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库存压力将进一步减轻。
以杭州为例,上半年新房销售面积同比增加12%,增速在重点一二线城市中较大。二季度二手房成交均价同比上涨6.2%,同比涨幅居于重点城市前列。而从市场预期看,二季度杭州二手房业主调涨次数占比为27%,长三角城市市场预期普遍较强。
广东东莞楼市近期也比较火爆。自进入4月以来,东莞土拍市场持续回暖,开发商新拍的地块楼面价比周边在售楼盘价贵,“面粉贵过面包”的拍卖场景开始出现。
据东莞市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5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网上签约销售4437套,销售面积52.10万平方米。相比4月份的3869套,3月份的2661套,成交量有明显增加。
在此背景下,多个楼市较热地区纷纷推出调控政策,遏制炒房苗头。
杭州、东莞、宁波、深圳 调控升级不是个例
7月15日,深圳楼市调控升级的靴子终于落地,带来的影响不容低估。
深圳版调控堪称史上最严,无论是“落户三年方能购房”,还是“满5年方能免征增值税”、“豪宅税新增750万门槛”,都打中了楼市投机的七寸。
深圳新政,给正在蠢蠢欲动的地方楼市打了当头一棒,可谓是对“房住不炒”的再度重申,标志着“稳楼市”的红线所在。
而在此前,杭州、东莞、宁波三城也都各自出台了楼市调控新政,旨在打压炒房投机行为。
7月2日,杭州调控升级,人才限售5年,不能多盘摇号,3.5万元/平方米以下“无房家庭”倾斜比例不低于50%,这三项内容都紧紧围绕“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精神,支持自住需求,抑制投机炒房。
同一天,东莞也发布堪称史上最严厉的商品房预售制度。一次性预售面积不得低于30000平方米;同一幢(栋)住宅均价相差幅度不得超过20%;申报均价不高于本项目上一期同类型商品住房申报均价的5%(含);精装修价格原则上不超过2000元/平方米;商品住房实行购房实名制,认购后不得擅自更改购房者姓名。该政策一方面重启了新房限价,另一方面加大加快供应,以此舒缓市场对于“涨”的预期以及供需矛盾。
7月6日,宁波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对偏热的房地产市场进行“降温”,坚持“房住不炒”。核心内容包括扩大限购范围、限地价、加强住房贷款审核等方面。新政落实时间更是让人猝不及防,从7月7日起实施。
业内人士认为,这还仅仅是开始,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城市跟进,更大规模的楼市紧缩政策可能会在更多楼市过热的地方出台。比如南京、成都、深圳、广州、三亚、厦门、福州等。
地方因城施策之外 房地产金融端也有收紧迹象
7月20日,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结果出炉。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这也是自4月份以来,LPR报价连续3个月维持不变。
自从2月、4月出现大放水以来,央行的动作越来越缓慢,也是以“稳”的基调为主的。
融360分析师李万赋指出,“房住不炒”和“严禁消费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近期被监管部门频频提起,再加上前期全国房贷利率今年已累计下行了20多个BP,远超过LPR降幅,各地市场利率定价自律组织大概率会在房贷利率加点数调降上更加谨慎,以避免刺激市场情绪,未来房贷利率可能会在稳定的基础上小幅波动。
(彭丽明 整理)
杭州:7月2日发布新政,高层次人才家庭优先购房方式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自房屋网签之日起,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均价35000元/平方米以下新建商品住房项目对“无房家庭”的房源保障比例一般不低于50%;一户购房家庭同时只能参与一个新建商品房项目的购房意向登记。
东莞:7月2日发布新政,加快在建商品住房入市销售,加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指导和商品住房项目销售监管。
宁波:7月6日发布新政,提出稳房地产市场“十条”新政。扩大限购范围,从原来的宁波“内环”,扩大到“中环”;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将暂停在限购区域内购买住房;针对“无房家庭”,规定可以在供求矛盾突出的商品住房楼盘销售中,优先认购商品住房。
深圳:7月15日发布八项措施调控楼市。明确调整商品住房限购年限,要求深户居民家庭、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须在本市落户满3年,且能提供购房之日前在本市连续缴纳36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方可购买商品住房,非深户要5年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