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榕树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童之趣

    童之趣

    ■郑海斌

    入初伏,下午的一场暴雨涤荡瑞城后,空气中弥漫着一丝丝凉气。夜间,抬头仰望天空中,月明星稀,阵阵轻风吹拂,却有些凉意。儿子说要等妈妈下晚自习,遂与他牵手逛于学校的操场中。

    未入操场,轻风送来阵阵青草香,虫鸣声此起彼伏,忽远忽近。远远望去,那大片狗牙根像是刚被修整,理着“平头”直直地平铺着。细碎的草经太阳的暴晒与雨水的浸蚀散发出久违的大自然气息。草坪中某个角落里时时发出清脆的虫鸣声。朦胧的月光下,儿子一路小跑踏上草坪,想要找出那发出“唧唧吱”声的源头。

    手机的亮光在草坪上打上一个光圈,平时看似寻常的狗牙根在聚光灯下有些杂乱。儿子蹑手蹑脚地扒开一层还带着雨水的草末堆。一只还未长双翼的小蟋蟀从草丛中冒了出来,倘若不仔细看,那与枯草相同颜色的小东西简直可以忽略掉,它不时地从草根与泥土间来回穿梭跳跃,喜得儿子连连惊呼。这是儿子第一次直面真实的蟋蟀,向来惧怕昆虫的他今晚似乎借着虫儿的鸣叫声壮了胆,伸手去抓。蟋蟀急急地钻入草丛中,不见了。

    儿子出生在城里,平时极少去乡间田园,见过的昆虫不似我儿时。旧日,湖岭太平山脚下,虽属山坳中,但夏日夜间的乡野农田上,经常凉风习习。田中各处的枯竹所搭的丝瓜棚上刚开出黄色的小花,便能闪烁着星星点点的亮光。那是萤火虫的光,它们轻盈地在一片空旷的山间飞舞着,飞飞停停落在草丛中,点亮每一个角落。此时,约上几个小伙伴,带上几个空瓶,口中念念有词:“萤火虫像灯笼,飞到西来飞到东。晚上飞到家门口,宝宝回家它来送。”随处都能捉好一些萤火虫带回家。

    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是最惬意享受的。稻田中的水流声、蛙声与蟋蟀欢叫声在脚下不绝于耳,如同一场交响乐,山原的平静寂寥被天籁之音打破。小飞蛾潜伏在稻叶上,见有亮光便围着光源到处飞舞。那是只有生活在乡村里的儿童才能体会到与大自然相亲的乐趣,让人心醉于此。

    校园中的草坪虽未及乡间农田的原始生态,但雨水必不可少。一场雷雨过后出来透气的昆虫也不乏少数。翻开一个个草末堆,小蚂蚁、蝼蛄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便从湿润的泥土中跃然草上。蝼蛄最有趣,大屁股大脑袋,在亮光下见有空隙就往里钻。在瑞安的方言中蝼蛄又名“土狗”,查阅资料,原以为“土狗”的绰号因它“无头无脑”的乱钻乱爬如土狗一般,不料“土狗”之名取之于药材,烘焙之后形似土狗状。

    灯光下的蚂蚁随处可见,不知从何处衔来比自己大好几倍的白色食物攀爬于草根上,儿子拾来树桠不停地画圈想将它们困于“牢笼”中,奈何蚂蚁体型虽小但速度极快,皆跑出“圈”外躲藏起来了。

    见儿子饶有兴趣地蹲在草坪上寻找那些他未见过的昆虫,我不禁感慨万千。如今的城市与农村已融为一体,光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导致许多昆虫在农村都已少见了,更何况是在一个学校的草坪中?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磕头虫、天牛和竹林中的象鼻虫已不复当年那样常见。孩子们与大自然接触越来越少。曾几何时,当我们再向他们提及儿时的童年之趣时,或许他们已无法想象那样的场景,正如我们已无法想象父辈们快乐的时光那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在现场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榕树谭
   第00006版:玉海楼
   第00007版:广告
   第00008版:家周刊
每周之使命
致高考发挥失常的同学
童之趣
致高三毕业生
听雨
瑞安日报 榕树谭 00005 童之趣 2020-8-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