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层组织根基 打好“强党建”硬仗
“红色阵地+智慧平台”,做服务群众贴心人
本报讯(记者 陈京子)走进陶山镇陶东村党群服务中心,只见村干部正在便民服务大厅为村民提供“红色代办”服务,几个村民在智能一体机前观看红色短片,孩子们在图书角津津有味看书。“服务中心终于换了新貌。”陶东村党总支书记唐怀可乐呵呵地说,“干部办公有场所、党员活动有阵地、村民议事有平台、群众文娱有去处,我们服务群众也更有动力了!”
据了解,陶东村原有党群服务中心条件简陋,撤并村后难以满足党建活动需求。陶山镇对其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打造了一个集便民服务、党员教育、信息共享、群众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阵地。
“今年以来,陶山镇以村级组织换届为抓手,全面推进村级红色阵地建设,夯实基层组织根基。按照‘就近就便,便民惠民’原则,从集约化和标准化角度出发实施分类整合提升,目前47个村已全部实现集中办公。”陶山镇党建办主任苏子芯说,以党建阵地为载体,充分整合文体、民生等各种功能,实现“一地多能”,并利用“互联网+”打造智慧党建,吸纳镇级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入驻,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转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
在阵地提升的基础上,依靠党建引领,依托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服务民生、服务发展,加速实现共治共享。
“希望加快客运站落地运行,主干道道路白改黑项目早日开动。”近日,高楼镇龙腾村村民陈显斌把自己对村庄建设的建议写在了村党建智慧平台“龙腾通”上。这是市委组织部5月底以来在当地试点的线上平台,通过以村级为单位的手机小程序,让村民能议事、能发声,还能帮助村民解决大小生活问题,成为村民身边的“万能通”。
“为了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晓权、话语权和监督权,我们在平台中设置了村情之窗、发展之路等10来个栏目,并邀请村民‘一起来说事、一起来投票、一起来答题’,不管村民在哪里,都能实时掌握村情信息,对我们的工作进行全面监督,让他们能充分发声。”龙腾村党总支书记陈茂丰说。
除了让村民议事发声,“龙腾通”还能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中的大小问题,平台上清楚地罗列了一些村民们关注关心的办事流程,如房屋拆改、社会救助等。
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村一级是最小的基层治理细胞,通过阵地的改造提升和村级智能化管理的探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开展全市村社活动场所大走访大调研,全覆盖走访全市520个村社活动场所,根据走访结果分5类建立‘一场所一档案’,并制订美丽阵地攻坚行动方案,制订统一建设标准,分类推进村级活动场所整合提升。下步将通过智能一体机,把智慧平台融合红色阵地,实现村庄治理全面进入智慧化智能化时代,深入探索基层治理的瑞安经验。”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市委组织部已在全市村社推广应用智慧党建平台,8月底前将全部推广到位,并率先应用于村社换届选举的信息公布、选民登记等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