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包装“神童” 真是“毁人不倦”
■高振千
近日,一位名叫岑某诺的“神童”女孩屡登热搜,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热议。今年16岁的她自称一天能作词300首、诗2000首、15000字小说,已出版了三本书,参加过4次演讲比赛并获奖。在出书、演讲之外,小小年纪的她已有众多头衔,是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记者、中华传统文化传播院院长助理,还是多个品牌的创始人,如创办了全球华人青少年领袖学习会、宇宙超能力等品牌。
而南方都市报记者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检索发现,查无此图书出版单位或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如此拙劣、邪乎的包装都拿得出手,其父真不愧于某文化传播公司的老板。
一天能写这么多的诗词和小说,姑且不论质量如何,简直是在“挑战不可能”,这让古今中外的文坛巨匠情何以堪,这不只是“神童”能干的活,简直是“世界超级神童”了。其父为何这样不择手段、不遗余力地包装自己的女儿,目的其实非常明确,就是为自己公司的产品“导流”“揽客”。通过让拥有众多荣誉和头衔的女儿到处传销式演讲,去蒙骗那些不明就里的受众者进行消费。如此假冒伪劣的包装被媒体打假捅破后,不知道该父女俩又该做何感想。
作为父母,期望儿女有出息、有成就,能出人头地,是人之常情。但应该为儿女的成长创造优良的环境,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地教导儿女踏踏实实地做人和做学问,而不是为了出名博眼球、取得蝇头小利不惜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结果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害人害己。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父母,能培养出怎样的孩子?家长不只是遗传给孩子生物学上的基因,家庭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非常巨大。
无独有偶,之前刚刚发生的“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事件”: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六年级学生陈灵石的《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曾先后获得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机器人竞赛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引发外界强烈质疑。原来,其父陈勇彬——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过度参与了项目书文本材料的编撰过程。其父公开道歉,该奖项也被撤销,不知孩子如何面对。
“今天应该怎样做父母”虽然是个老话题,但依然摆在面前。是“拔苗助长”还是“顺其自然”并非艰难选择,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损害、牺牲孩子的权益和快乐,无疑是不明智和不可取的。让孩子静下心来多读书、多行走来丰富人生阅历,则是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