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百姓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曹村镇许岙村:
腰包鼓了,精气神足了
我们的生活很舒心

    曹村镇许岙村:

    腰包鼓了,精气神足了

    我们的生活很舒心

    ■记者 李心如/文 王志/图

    “在外地赚够了钱就回来了,不愁吃穿。家乡空气好,还能在田边打打南拳唱唱歌。”曹村镇许岙村村民倪日炮说,“我说不出小康生活具体是怎么样,反正觉得大家现在过得挺开心的。”

    近日,记者来到许岙村,在这个没有一家工厂的村子里,看看村民们的腰包是如何越来越鼓,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吃穿不愁的村民们来说,物质生活不再是追求的重心,什么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

    美丽乡村

    远离喧嚣的田园慢生活

    许岙村坐落于曹村镇北大门,依山傍水,始建于五代后晋年间,是千年古村、武术之乡,与曹豳、张阁老、黄公望等历史名人有着不解之缘,同时也是温州市级梅龙溪旅游风景区中心,还是省3A景区村。

    我们驾车一路驶进许岙村,开过田间的彩虹柏油路,稻田里的麻雀和白鹭应声纷飞,吸一口田园里的空气,是干净清新的味道。

    走进许岙村,田间风景优美,街道整洁有序。没有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而是统一修缮过的乡村民居。热情的村民指引我们来到村办公楼,找到了新任村党委书记郑小明。

    “这是许岙的新面貌,数年前并不是这样。拿农村垃圾处理来说,就是个老大难。”郑小明说,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基本只剩老人和孩子,脏乱差的道路,田间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屋前院后饲养家禽,是村里最常见的景象。

    如何宣传引导?此时,许岙文化礼堂发挥了作用,当地村干部将村民集中到文化礼堂,向他们细细讲解如何垃圾分类。对于村民来说,以前他们对垃圾分类并不了解,也不重视。但好在通过宣传和普及,大家都很积极配合工作。

    文明的乡风,进一步吹开了乡村振兴的画卷。

    “我们有南拳武术文化园,有许岙文化礼堂,有梅龙书院,周边还有各种各样的景点。”郑小明拿出了《梅龙溪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方案》说,“规划已经做好了,接下来我们即将借势打造旅游业,让许岙山美水美人美的前提下,还能让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旅游业如果能带动村民富足,那我们的小康大道必能越走越宽。”

    文化礼堂

    改变村民生活习惯

    “你们来得真是时候,文化礼堂周末可热闹了。”郑小明带着我们一路走到远近闻名的许岙村文化礼堂,这里是村民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首选。

    “今天进村感觉还不错吧?几年前,这儿可不是这幅模样。”郑小明一边走一边说,当时村民的娱乐活动就是到棋牌室里打麻将或打牌。有时候,两口子还会为打牌而吵架。日复一日的打牌消遣,也令村民产生惰性,变得不喜欢干活,越来越多的村民怨声载道。于是,村“两委”下决心要整治这种风气,因此有了许岙文化礼堂。

    郑小明说,许岙村里虽然没有一家工厂,但是村民们还是靠着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走出了一条致富路。“早年间,村民们的生活条件都不好,守着门前的一亩三分地一年也没多少收入。后来,很多村民凭借着眼镜之乡的优势,走出许岙,走出温州,在外地做起眼镜生意。”他说,“难得的是,这些致富后的乡贤们没有忘本,都会回来反哺家乡。这间接地气的文化礼堂就是乡贤们共同投资70多万元建设的。”

    说话间,我们来到文化礼堂,果真像郑小明说的热闹非凡。村民们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打乒乓球,还有的在书法室练习书法、练习乐器。

    “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梅龙溪水在许岙流淌过……”悠扬的歌声响起,村民倪日炮拿着话筒站在文化礼堂的舞台中央,带领着大家一起唱起这首获得过全国村歌大赛十大金曲奖的村歌《许岙诗韵》。

    古村落“活起来”的同时,也吸引着“雁”归“巢”。“我以前在北京倒腾服装,赚了点钱就回乡了,还是家乡好。”倪日炮说,“这里人好,环境好,氛围好。”

    一套南拳

    武术之乡再尚武德

    我们到许岙村的这天,恰逢8月8日全民健身日,这个日子对于南拳之乡许岙来说,再契合不过了。

    “冲拳,十字手,套手……收势,敬礼,礼毕。”在许岙村南拳武术文化园,60岁的南拳师傅陈显红正带着10多名学员练习南拳。学员中,小的六七岁,大的有五十多岁。这样的南拳套路,习武的村民们每天都要练上好几遍。

    “因为许岙是武术之乡,学武先学德,无德非武人,练武之人,骨子里就带有自觉和自律性。武术之乡带给村民的不仅是强健体魄,还有精神文明。”陈显红说。

    陈显红有个学生叫倪庆多,已经52岁了,常年在外经商,每年才回乡一两次。就那么一两次,他也是回回都来找陈显红讨教南拳技艺。

    倪庆多介绍,小时候乡下穷,村民都是以务农为主,大家也没有娱乐活动,男女老少都喜欢打打南拳。到了他20来岁时,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经商了,说是眼镜生意很“发财”,他也趁着这波大流去了河南郑州经营眼镜生意。“后来,我又来到广西搞服装,老婆孩子都在广西。”倪庆多说,虽然在外30来年了,但南拳一直是伴随他的爱好。

    许岙村是南拳武术的发源地之一,现在,村中男女老少依旧保持着习武强身的传统。同时,村里还将武术文化发展成武术产业,许岙文化礼堂也成为我市学生研学旅行的一个武术文化体验点。除此之外,还有南拳武术文化园,园内设比武擂台、梅花桩、了旺大师纪念堂等。在这里,游客可在南拳教练的带领下练习拳术,强身健体。

    随着文化礼堂和南拳武术文化园的投入使用,武术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宣传,武德让许岙村的村民遵守规则,团结一致,共同改变着村庄的面貌和自己的思想观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有话说
   第00005版:玉海楼
   第00006版:云江潮
   第00007版:公告
   第00008版:家周刊
我市两所高中
新校部分宿舍楼结顶
腰包鼓了,精气神足了
我们的生活很舒心
罗马尼亚瑞安同乡会
协助侨胞包机回国
瑞安日报 百姓事 00003 腰包鼓了,精气神足了
我们的生活很舒心
2020-8-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