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孙德胜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通知指出:“深刻总结疫情防控中的经验教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让干部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抓落实。
当前,一些形式主义屡禁不止,有的现象改头换面、隐形变异。有基层干部反映,上级命令不论对错都要执行,基层干部陷两难的现象,本质上来说是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盛行的恶果,催生了不讲原则、媚上欺下等不正之风。还有少数领导干部面对当前一些硬性任务,不动脑筋,不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正确意见,不切合实际,又不敢担当,习惯以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方式布置任务,来推动工作,欲以表面光鲜的落实效果应付过关,致使基层干部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左右为难。这也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基层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极大阻碍了基层干部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练与培养,形成了一切依赖上级的逻辑思维,束缚了基层抓落实的手脚。结果就出现了“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现象。
《公务员法》规定,下级认为上级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提出改正或者撤销。但因种种限制,很多时候基层干部很少跟上级较真。
作为基层或部门的领导,如何处理好与上级之间的关系,是他们不可回避的问题。从现实情况看,片面理解“对上负责”已成为大多数下级领导处理这种关系的潜规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话《谈谈调查研究》中所批评的那样:“有的走不出‘文山会海’,强调工作忙,很少下去调查研究。有的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不深入实际生活,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作决策”,“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有的调研走过场,只看盆景式典型,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凡此种种,严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损害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形象。”
这就要求任何领导干部在任何时侯、任何场合都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作为上级领导,不能瞎指挥,乱批示,或搞行政命令,而是要多做调查研究,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下级领导对上级的意见或批示,要进行认真周密的思考分析,符合实际的就照办,绝不能一味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