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云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月半习俗

    七月半习俗

    ■高振千

    清早,从万松山上锻炼下来,照例顺路买了包子。“七月半了,怎么不去买饭豆糕、九层糕啊?”母亲见我进门把手中的包子放在餐桌上问。七月半了?我看了看墙壁上的电子万年历。真没想到,都农历七月十五了。饭豆糕、九层糕天天有,我上班的路上就有人挑着担子在卖,我也常常买来当早餐。只是没想到,否则的话,也可以去买些给母亲尝尝。

    七月半,以前在老家可是名副其实的大节日。七月七仅仅是晚上在晒谷场上数数天上的星星、吃吃外婆家送来的“巧食”而已,七月半则隆重多了,家家户户要吃“摆酒”,有饭豆糕、九层糕吃。小孩子期盼的不单是有东西吃,还有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勤劳的母亲为七月半早做筹备了。饭豆是自己家种的,已经收获过来储存好,拿出来放水里浸泡就可以。米粉也花钱用电磨磨好,掺上清水、红糖和饭豆,放在蒸笼里锅下猛火烧就是了。记忆中,母亲都是炊饭豆糕,几乎没做过九层糕,不过没关系,母亲都会跟左邻右舍相互交换互通有无,也可以吃到九层糕的。炊熟的圆圆饭豆糕会被母亲切成四角,放在扁篮里挂在房梁下慢慢吃。吃的时候,牢固的细线一头嘴里咬着,一头手里牵着对饭豆糕进行切割。

    母亲还得为晚上的满桌菜肴忙碌。那时候,除了重要的节日,平时吃不到好菜。有的干货,母亲早就准备好的,只不过平时舍不得吃。当年吃过的丰盛大餐,现在居然连什么美味也想不起来了,真是莫名惊诧。煮猪肉、豆腐干、蛤肉干、豆芽……还是别的什么?有没有喝酒?白酒还是老酒?想不起来了。记得全家人难得吃上一回,实实在在的高高兴兴,还有到二叔、小叔家轮流吃喝,别提有多高兴了。

    七月半,母亲因陋就简烧好的菜,香喷喷地摆在饭桌上总是那么诱人,可只能看不能偷吃。母亲警告过我们兄弟姐妹,要父亲“做节”过后才可以吃这些菜。所谓的“做节”,懵懵懂懂中,父亲会把几种主要菜肴,还有酒和空酒盅摆放在木屉上,端到楼上二叔家那间房内,神神秘秘,不知道做什么。在二叔家的楼上捉迷藏时都不敢进去,很害怕、敬畏后面墙洞里那个香盏,那大概就是爷爷的灵位。

    好像从来没有允许小孩跟随观看,只是曾经偷窥过几次。父亲将那些酒菜搁置在爷爷的灵位前,没听见父亲嘴里是否念叨过,那空酒盅回到饭桌上时里面是有酒的。纸钱是肯定有在废铁锅里烧的,之前父亲在饭桌上用硬木印模往纸上“砰砰砰”敲打“铜钱”形状,还能听到邻居此起彼伏地敲打声,但小孩不能乱摸乱动。不一会儿,父亲就把那些酒菜端了下来。网上搜索才知道,七月半又称盂兰盆节、中元节,亦称“鬼节”,有送祖习俗,送祖时,烧很多纸钱冥财,以便“祖先享用”。

    如今,七月半的习俗渐渐式微,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清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科技瑞安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最新闻
   第00006版:玉海楼
   第00007版:云江潮
   第00008版:家周刊
林垟出了个金嵘轩
七月半习俗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7 七月半习俗 2020-9-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