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玉海楼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池虬与俞氏父子
池虬《贺春如仁弟五十寿》
俞君尧《存古翼圣编》目录
俞君尧《送池仲霖入都应试》
池虬《河间诗存》题词

    池虬与俞氏父子

    ■俞光

    温瑞名士池虬(1872—1947)字仲霖,号源瀚,瑞安县城人。清光绪四年(1878)入私塾,聪颖好学,深得老师俞君尧喜爱。俞君尧(1851—1921)字寿年,号黼唐,亦为瑞安县城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补学官弟子,光绪二十九年(1903)为高等饩学官。池虬后为著名学者陈黻宸入室弟子,从事经世之务、辞章考据之外,于永嘉诸先哲经制之学,服膺尤笃。

    池虬师徒金榜题名

    池虬学成后,设帐授徒。俞君尧出于对池虬学识的欣赏,让自己的长子俞春如(1887—1974,名煦甡,字和卿)拜他为师。池虬在《贺春如仁弟五十寿》说:“回忆光绪季年(三十四年,1908),余横经家塾春如来从余游,文采卓荦,未毕以名诸生得拔萃。” 俞春如《春庐丛脞录》也云:“余早年从游于池仲师、周筱师(周宗翰,字小岑)之门,时以文字见奖。”“池师命以诸葛亮、鲁肃结孙、刘以制曹魏论,则曰‘于王船山(夫子)、陈同甫(亮)、李龙川诸先生名论,确有会心,故叙述三国情事皆能切实精当,有笔有书,具此文骨,细加研究,将来定成作家。’论唐文三变,则曰‘文笔灏瀚,气盛言宜,笔锋犀利,绝无滞机,而按之题理、题神,亦复合拍,具见读书有识,定当破壁高骞。’读毕为之喜极。”次年,俞春如参加浙江省选拔贡考试,得第三名。又次年,进京参加礼部考试,亦名列前茅,授直隶州州判(候任)。

    师父池虬却没有这样幸运,四应省试,均未售。任瑞安中学堂、温州师范教职。宣统元年(1909),在俞君尧的大力推荐下,池虬举孝廉方正。宣统四年,他赴京应试。临行前,俞君尧作《送池仲霖入都应试》,诗曰:“修为际遇两相资,正是郎君得志时。对策汉廷开抱负,生花江笔吐新奇。四科文学归游夏,一座皋比媿灏颐。此去定邀真赏识,吾当拭目以窥之。”你平时勤奋,又遇上好的机会,正是你实现自己抱负的时候。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哲学家、儒学大家董仲舒对策汉廷,笔下生辉,你一定也会像他们那样出色发挥,为朝廷所赏识,我将拭目以待!殷切之心,溢于言表。

    池虬没有辜负恩师的期望,保和殿诠试一等,以知县用(候任)。俞君尧得悉后大喜,又作《赠池仲霖》:“唐室文化钜,闳厚开燕许。翩翩沧海鹏,扶摇在此举。”期待他仕途如大鹏展翅,扶摇直上云天。池虬师徒相继金榜题名,一时在瑞安城传为佳话。

    俞君尧诗赠池虬

    但是,清廷不久覆灭了,池虬师徒的仕途化为泡影,甚为气馁。于是,俞君尧作《援孔子生平赋以寄》四首,题引曰“余徒池仲霖,其生平规模远大,抱负非常,恒以孔孟事业,文章高,自期待。奈生不逢时,遇与志违,余深惜之。因援孔子生平赋以寄慨。”其一云:“列国周游敢息肩,有心行道却忘年。从周郁郁文鸣盛,去鲁迟迟运俟元。坐席不时休暇暖,通经致用讵无缘。春秋如可追隆古,道统依然二帝传。”其三曰:“学究天人不怨尤,尼山模范足千秋。伏书戴礼由删定,牺易麟经属赞修。十七史家笔且削,三千弟子优而游。折衷咸作高山仰,泗水薪传冠五洲。”以孔子曲折人生经历,鼓励池虬直面困难,绝不放弃。

    1915年,以吉林孟节使荐,民国政府任命池虬为福建平潭县知事。其父拙庵勉以“洁己爱民,求为好官”,并将家藏《历代循吏传》《康济录》《牧民须知》赠之。俞君尧作《仲霖游官闽中书以志喜》,诗云:“平生棫朴具深心,吾道其南喜见今。但愿鸣琴有子贱,陆庄也可慰荒沈。”你平日质朴而有恒心,今日高兴得知你分派到南方。希望你像子贱一样,把平潭县治理好,我也就放心。这里,作者采用了“子贱治单父”的典故。春秋战国时,孔子学生宓子贱,刻苦好学,不耻下问,精通治国之道,是一个治理国家的人才。后被派到又穷又小的单父,他将单父治理得欣欣向荣。池虬牢记慈父、恩师的教导,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此后,他转任福建松溪县、崇安县、山东阳信县知事,监修曲阜孔庙专员,均有政声。

    池虬《存古翼圣编·序》

    1920年,俞君尧《存古翼圣编》开始付印。为了在先贤的著作中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埋头整理古籍,以十年的心血,写就此书。但书还未印毕,次年他便去世了,享年七十一高龄。池虬在该书序中深情地说:“吾师俞黼唐先生,去古孔圣绝远,平日每云:读世家,赞仲尼庙堂、车服、礼器,高山安仰,景行何行,惟有凿壁志学,雅慕稚圭。十年之间手此一卷,不出长安城市,藏巾笥蕊蕊,穷岁时兀兀,亦不过私便检阅、攒补遗忘而已。若论古先圣哲作述本意,则诚非区区所敢翘企之者吁。此亦夫子所自道艺。要之师是编一出,志在保粹卫国,正本清源,继先哲而开来学,其秉有存古翼圣深心,夫非我前者司马(迁)、王(通)、魏(了翁)类哉!” 《存古翼圣编》为俞君尧学术论文的汇集,有温州区乡先哲遗著征辑会抄缮本。其目录有:翼圣衍义、存古衍义、古初教育家以小学为领袖、经训举隅、源名等。俞君尧还著有《周易讲义》三卷、《禹贡说要》,现分别存温州市图书馆、瑞安市博物馆。王通,隋代教育家、思想家;魏了翁,南宋理学家、蜀学集大成者,池虬将恩师此书与司马迁、王通、魏了翁的成就相提并论,可谓评价高也。

    1928年,因山东军阀混战,池虬弃官避乱东归。池虬寓居永嘉城区华盖山麓,自题居所倚天阁对联:“山东返征轮,浩劫余生,云壑草堂温旧梦;海东盟息壤,治人有愿,芏台玉版讲传书。”二十年不诣官府,不问时事,以行医、讲学为业,善书知画。创办国医学馆,尤喜奖掖后进。他擅长温病,临诊细心,医名远播,桃李盈门,为温州名中医。上世纪60年代温州市中医院院长任侠民,便是他的学生。

    池虬《河间诗存·题词》

    1936年,俞君尧去世已15年。其子俞春如将先父遗诗整理刊印,名《河间诗存》,全书共收诗120首。

    池虬为该书题词道:“先师所著《河间存古编》(即《存古翼圣编》)已出版,春如世兄近复缮录遗诗,拟续付刊。源瀚校读一过,最佩集中多治术、学统之作,所谓学人之诗,与浪吟风月者殊有间也。犹忆辛亥之秋,源瀚以孝廉方正之征,北上应试,承吾师赋诗赠行,期待甚厚,至以贾长沙(谊)、董江都(仲舒)相勉。生不逢时,清社遽屋,经世之志郁郁未伸,抚今思昔,殊深山木之感,敬缀律句,用志不谖。”诗曰:“渊然金石出蓬庐,老矣虞卿尚著书。兴味独寻故纸里,啸歌每寄夜灯余。一编论古多长识,万事浮云过太虚。自昔诗人多志抱,漫疑儒学尽迂疏。”池虬赞扬先师甘居清贫,长年埋头故纸,著《存古翼圣编》,还灯下吟诗放歌,多治术、学统之作,所谓学人之诗也。自古诗人多有抱负,以致人们怀疑儒学都是些不合时宜的理论。“披读遗编未暂休,前尘怅触半生愁。高歌自少垂青眼,贱子于今已白头。珊网秋风虚荐士,金台落日梦封侯。时艰空负师门望,贾董文章逊一筹。”回忆自己当年赴京赶考,先师赋诗相赠,期待甚厚。但生不逢时,仕途不顺,今已白头,空负师望。而文章也不及贾谊、董仲舒,颇为感慨。

    这一年,池虬在《贺春如仁弟五十寿》诗中吟道:“湖楼讲学隔前座,忽忽俄成老大身。近日诗书罹末劫,师门薪火得传人。扬华摘藻真无匹,献玉投珠且自珍。为溯开天旧遗事,国家科第重成均。”“名场旧梦各蹉跎,陵谷沧桑眼底过。宦海饥躯惭我拙,家园清趣羡君多。菜妻骥子饶真乐,泌水衡门酝太和。勉矣河汾事业在,相期著述共岩阿。”追忆两人相似的经历和遭遇,共同勉励不忘初心,笔耕不辍。

    池虬擅诗文,善书法,又精医。著有《治安刍议》《读画杂咏》《倚山阁诗文钞》《医范》《百家诗钞题尾》《五朝词人纪事诗》《中国历代文派沿革录》等十余种,前二书分别有黄绍第、刘绍宽序,均予以积极评价。享年七十六岁。温州学者刘景晨挽联道:“负乡望卅稔强,文字门庭纷著籍;谢仕途五旬后,山林事业久行医。”上联谓其成年后三十载从教、从政、著述,下联写他归隐后从医、讲学,概括其生平,可谓精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有话说
   第00006版:榕树谭
   第00007版:玉海楼
   第00008版:专 刊
池虬与俞氏父子
瑞安日报 玉海楼 00007 池虬与俞氏父子 2020-9-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