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沟
■金洁
同事王老师喜得金孙,我们相约去吃索面汤。刚一进门,就见王老师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我以羡慕的语气说:“嫩奶奶当得太幸福了吧?”心直口快的王老师示意我们坐下,轻轻叹了一口气,意味深长地说:“幸福是幸福,可这奶奶不好当呢!”此话怎讲?好奇的我们立马围拢在一起,欲听她慢慢道来。
只见王老师随手从茶几上拿过一本书,笑着递到我们跟前。我凑过去定睛一看,是一本厚厚的《育儿大全》,便“扑哧”笑出了声,然后故作夸张地说:“哎哟哟,你应该看《育孙大全》才对呀!”这下,王老师的话匣子一发不可收地打开了。
那天王老师发现床头柜上多了这本书,以为是她老公拿过来的,便有点不高兴地说:“都这么忙了,哪还有时间看书?”后来才知道此乃媳妇托儿子给婆婆送的“月子礼物”,用意不言而喻,让新手奶奶赶紧学起来,掌握一套科学的“育孙本领”。我们忍不住调皮起哄:“就是,就是,好好看书好好学吧!”王老师却说自己老眼昏花,一拿起书就犯困,这“大部头专著”愣是啃不下来,于是心想不看也罢,以前从来没看什么育儿之类的书籍,不也把儿子养得既聪明又健康吗?我说:“现在的年轻人可不认你那套!”王老师不可置否地撇了撇嘴,压低声音继续吐槽……
新生儿吃吃睡睡,饿了就哭,明明已经饿得手舞足蹈,王老师提议媳妇喂奶,只有吃饱喝足才长得快,可媳妇硬说要严格按照书上的标准,没到规定时间不能吃,以免撑坏宝宝稚嫩的胃。哈哈,听起来似乎都没错。还有其他一些育儿观念的不一致,使得初为奶奶的王老师快乐的同时,直呼这年头奶奶并不好当。
其实,新旧观念碰撞很正常。我有个朋友,孙子高烧不退,病怏怏耷拉着脑袋,看起来几近虚脱了,可她媳妇就是不让服退烧药,说是副作用太大。朋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时间家庭气氛搞得紧张又尴尬。
奶奶也好,妈妈也好,都是为了宝宝健康成长,之所以在育儿方式上会有这样那样的分歧,说白了只是代沟问题。现在的年轻妈妈大多喜欢“用知识武装头脑”,比较相信育儿书上的理论,同时也希望婆婆与时俱进去执行或配合。而婆婆却习惯用自己当年养儿子的那一套成功经验去养孙子。于是,婆说婆有理,媳说媳有理,往往谁也说服不了谁,很多婆婆因此大发感慨,说原本微妙的婆媳关系因为多了个宝宝而更说不清道不明了。实际上,这种状况不只发生在婆媳之间,母女之间也有深深的代沟,一些任劳任怨为女儿当免费保姆尽心尽力协助抚养外孙的老母亲,同样表示经常被女儿怼得气不打一处来。然而,不管受多大的委屈,那些婆婆和妈妈们总是义无反顾撸起袖子发挥余热,为的就是最大限度减轻儿女们的负担,怎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了得!
在中国,这样的婆婆和妈妈不在少数,她们从未停歇,从青丝到华发,从时髦到落伍,从精力充沛到力不从心,从把儿女养大到陪着孙辈长大,无怨无悔,负重前行,不图回报,只为倔强守护儿女岁月静好。而更多被生活琐碎牵绊着的女儿或媳妇,对于默默奉献的婆婆和妈妈,一边嫌弃着,一边又依赖着,一边指责着,一边又指望着,一边无视她们的付出,一边又坐享这份貌似理所当然的爱。或许等到有一天,曾经的媳妇或女儿也成了奶奶或外婆,终会幡然醒悟:原来她们曾是我们,而我们也终将是她们!到那时,曾经横亘于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已不复存在,只有绵延不绝的爱,仍是这般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