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工匠是有独特时代气质的
■王国荣
曾几何时,工匠是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俯拾皆是的职业,木匠、铁匠、铜匠、石匠、篾匠、泥瓦匠……各类能工巧匠用他们精湛的手工技艺为传统生活增辉添色。如今,很多工匠被尊称为“大师”,令各行各业为之自豪。近日在本报集中亮相的第四届“十大瑞安工匠”,所展示的正是瑞安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一种时代气质(详见本报14日第2版报道)。
工匠,是具有“时代气质”的。这种气质,是现代工匠们共通共存的。细品10位具有独特时代气质的瑞安工匠数十年、十数年之“匠心”历程,无不让人敬佩。因此,一届届的“瑞安工匠”选树活动,是对尊重工匠精神文化的大力弘扬,更是对工匠特有气质和底色的褒奖,使之在各领域和各行业蔚然成风。
中国历来不缺好的工匠,但是在浮躁之风刮得昏天黑地的一个时期里,很多地方都把工匠给埋没了,尊重工匠精神的文化几乎荡然无存。好在中国在走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又一次“拨乱反正”,2016年把“工匠精神”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报告中强调,“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次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强调,“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
工匠归来,回归公众敬仰的视野,使正向中高端迈进的“中国制造”崛起,有了一个个质的飞跃。我们欣喜看到,在中国工匠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一大批中国企业正在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赢得了全球市场。如这次亮相的“十大瑞安工匠”,他们都是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他们中有技术革新的推动者,有时尚行业的引领者,也有传统工艺的传承者……他们用“初心”浇筑“匠心”,他们演绎着产业工人平凡中的精彩,在平凡中创造出非凡的业绩,为我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增添了后劲。
时代呼唤“匠人匠心”。我们要向第四届“十大瑞安工匠”施渊博、许玉良、胡永安、刘志欣、余良清、杨柳、陈金潘、林瑞忠、江波、安金杰以及所有的瑞安工匠学习,学习他们潜心钻研,克难攻坚,十年磨一剑;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坚守信念,耐得住寂寞;学习他们精益求精,传承创新,不断追求进取。
匠心回归,回归匠心。走在这匠人匠心回归的路上,“瑞安工匠”当群星璀璨,匠人匠才辈出。希望瑞安产业工人人人都来争当本行业、本部门的能工巧匠,亮出你的“匠人气质”,使出你的“工匠绝活”,献出你的“匠心独具”,让高质量发展的瑞安插上翅膀,让实体经济实现新一轮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