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卡时代”将启
银行卡市场加速数字化转型
近来,卡组织银联和百信等银行接连宣布推出虚拟银行卡,突破实体卡片物理介质,支持用户线上申卡、用卡。业内表示,这是数字化浪潮下,银行加速转型、强化客户运营的创新举措,也是银行卡产业迈向数字化新阶段的重要一步。
不过,由于远程开户尚未放开,当前推出的虚拟银行卡还未实现完全的“无卡化”,部分功能仍需面签。在业内看来,虚拟银行卡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随着虚拟银行卡的发展和成熟,未来应用功能和生态场景将进一步扩展、升级。
机构热推“虚拟银行卡”
近日,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发布创新性数字银行卡产品“银联无界卡”,其亮点在于不再依赖实体卡片,用户可线上操作实现申卡、用卡、交易管理,且数字银行卡在绑定手机后,即使没有网络,也不影响卡的使用。
据银联常务副总裁蔡剑波介绍,“银联无界卡”可以满足用户消费、存取现、转账、手机闪付、条码支付等多元化支付需求。同时,实现卡码合一,可手机一键调取无界闪付卡和无界卡二维码,任选手机闪付或二维码支付。此外,用户还可自主选择将数字银行卡推送至电商、公交、手机钱包等支付场景,并配套丰富的专属卡权益。在支付安全方面,银联通过支付标记化、通道加密、实时风控等技术手段,对卡号、有效期等信息进行全程防护,保障了用户的资金与信息安全。
记者登录银联云闪付APP“银联无界卡”入口发现,目前可线上申请的有建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和江苏银行的数字银行卡,其中浦发银行同时有借记卡和信用卡,其他银行均为信用卡。
获客效果待考
业内指出,机构之所以热推虚拟银行卡,是希望通过产品数字化来强化精准获客能力以及对应用场景的占领。“比如,用户在商场、饭店看到某家银行的银行卡消费有优惠活动,如果是传统线下申请实体卡片的流程,新客户的转化率其实很低。如果可以在线上随时申办、使用虚拟卡,那么用户去申请一张银行卡的概率将大大增加。”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说。
不过,对于虚拟卡能够给机构带来多大的获客及活客效果,多位专家也表示,还有待时间检验。“银行卡作为金融交易的一种账户体系,其更多的是根植于场景之中,也就是说,银行卡运营的核心并不在于卡的介质是什么样的,而是在于用户在哪些场景使用。基于这样的逻辑,银行想要单单靠虚拟卡来强化运营,是比较难的。而且,现实中,不少用户已经拥有了实质上的数字银行卡,比如通过账户绑定各类第三方支付等,本来就已不再需要实体卡,那么对于用户而言很难有动力再去申请一张数字银行卡来使用。”黄大智说。
部分功能仍需面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银联无界卡”“百度闪付卡”等均标榜“无卡”,但记者发现,当前的虚拟银行卡还没有实现完全的“无卡化”。记者在银联云闪付APP上申请某家银行虚拟卡时发现,在线填写完姓名、身份证号等开户信息后,还需要将在该行的已开账户作为约定还款账户。而记者在尝试申请另外一家银行的虚拟借记卡时发现,在填写完资料后,还需要去银行网点进行开户。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前,由于远程开户还未放开,用户只有在拥有银行I类账户的情况下,才能申请“银联无界卡”等虚拟银行卡。
实际上,早在2014年就有银行曾推出没有实体银行卡的虚拟卡,但这种模式不久即被金融监管部门叫停。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等监管规定,开设银行卡I类账户时,用户必须进行线下面签。虚拟银行卡在取现等方面也需进行线下操作。
(据《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