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发布10月健康提醒
天气转凉要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本报讯(记者 陈成成 通讯员 钱丽珍)一场秋雨一场寒。进入10月,天气明显转凉,也逐渐进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注意预防食源性疾病和流行性感冒,做好保暖工作,健康运动。此外,近日,青岛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市民防控措施仍不可松懈,继续做好安全防护与个人卫生十分有必要。除了出入公众场合需戴口罩外,提醒大家仍然要注意洗手与消毒,在公共场合和他人尽量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
勤洗手,勤开窗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
流感和猩红热是由流感病毒和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流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全身乏力,伴有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常发生局部甚至大范围暴发流行;猩红热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为特征。要预防此类疾病,要做到: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在疾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加强晨检和健康观察,如发现出现不适症状者应及时去医院诊治。教室、家居等场所应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10月到11月,是市民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的最佳时期,可以有效预防流感,减少并发症,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学生等。
注意食品安全
预防食物中毒
10月,外出旅行和聚餐机会增多,这极大地增加了食物中毒的发病风险,因此广大群众在外出旅行时应注意自身安全,尤其是食品安全。牢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外出就餐,尽量选择到正规的餐厅用餐,且注意观察其是否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资质,尽量选择有品牌、有信誉的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的食品。若出现腹泻、发烧等症状,应尽快就诊治疗。
进入秋季气温下降,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该病可通过粪-口、呼吸道等多途径传播,传染性强,易在人群密集场所或单位传播。托幼机构、学校人群密集,各类集体活动频繁,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市民应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和外出回家后要彻底洗手,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看护人员也应勤洗手。要喝开水,不吃生冷食物,减少在外就餐,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学校和幼托机构要加强晨检和日间健康巡查,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对出现相关症状者要立即在校园临时隔离,并正确及时处置呕吐物,避免发生聚集性疫情。
预防脑卒中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秋季气温变化大,也是心脑血管意外的高发期。10月29日是第15个“世界卒中日”,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血脂异常等是引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疾控专家提醒,预防脑卒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锻炼,建议每个星期3至5次,每次40至60分钟有规律地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坚持戒烟,如果烟瘾比较大,可以先控制在每天10支以下,然后逐步减少;多吃蔬果、深海鱼类、坚果类、禽类、豆制品,猪羊牛肉每天的摄入量不能超过5%。另外,减少动物油、不健康油的摄入量,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酸也要小于5%,同时糖类的摄入量也要减少;有高血压病史的人应经常测血压,无高血压病史的中年人和小于35岁但有高血压家族史者至少半年测血压一次,一旦确诊高血压,应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保持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