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心如/文 王志/图
立冬刚过,很多瑞安人就“磨牙霍霍”地往陶山赶,奔赴着一年一度的“甜蜜之约”。由瑞枫线转入陶马中路,这里是陶山甘蔗集中出售的地方,两侧红红绿绿的甘蔗摆成一排排,不仅吸引着大批蜜蜂在此盘旋,更让众多食客闻“甜”而来。
这处所在,正是远近闻名的陶山镇花园底村。
糖蔗飘香
丰收农户喜笑颜开
来到甘蔗之乡,当然要从郁郁葱葱的甘蔗地开始探访。当地的甘蔗种植户一般种植糖蔗和果蔗,前者用于制红糖,后者就是我们日常的吃食。村民金碎虎是该村的一名甘蔗种植户,记者见到他时,他和妻子正在3亩多的糖蔗地里忙活。
3米多高笔直的糖蔗,密密麻麻地长在地里,阳光穿过糖蔗林,反射出新鲜的翠绿色。金碎虎熟练地剥掉糖蔗顶端的绿叶,一只脚踩实糖蔗底部的土壤,两只手压下糖蔗杆子,只听一声清脆的“砰”,一根长长的糖蔗就被拔了出来。
熟练地折断削节,金碎虎将一段糖蔗递了过来,笑着说:“试试看,这是糖蔗,比果蔗要甜,但比果蔗要硬很多,你不一定啃得下。”他说,今年台风少,这3亩多的糖蔗产量挺好,再有20来天就能丰收了,收下来就送往顺泰那边的制糖厂。
“今年这3亩多糖蔗制成红糖,至少能有6万多元的收入。”金碎虎停下手头的活计算了算,再加上水稻田和一些其他收入,今年家里少说也有十来万元的收入。
虽然地处甘蔗之乡陶山,但是村党支部书记张庆标表示,花园底村像金碎虎这样的甘蔗种植户现在不多了。“现在下地干活的大多是留守村里的老人,种植瓜果蔬菜或者水稻,贴补家用。”张庆标说,“年轻人就不一样了,办企业、做生意、在企事业单位上班的都有,事业都是蒸蒸日上,可看不上这点种田的小钱了。”
据了解,因为村集体经济收入颇丰,也让村民真正获得了实惠:包括每人享有粮补、新农合等福利,全村老人享有意外保险、慰问费等,低保户、困难户享有困难补助、慰问费等,并设有专项奖金用于奖励考入大学、当兵入伍的村民。
建综合体
集体钱包越来越鼓
2019年1月1日,坐落于花园底村的花园综合商贸城试营业,这也是我市首家乡村综合体。该商贸城占地面积29.8亩,店铺200多间,招商入驻率达98%。该村集体年收入从300多万元“飙升”到如今600万元,实现集体年收入翻倍,村集体资产超过3亿元。
57岁的老党员朱维荣是商贸城的管理员,从项目立项开始,一直参与商贸城的建设管理工作,对这个2100多平方米的综合商贸城了如指掌。“现在是早上,人流不是很多,晚上就热闹了,双休日和节假日人流最多,和城里差不多,都看不出这里只是一个村。”他说。
张庆标介绍,经过近两年的经营,他们摸索出了作为乡村综合体的强项和弱势,接下来将对商贸城的一些业态进行更改。“目前,我们成立了电商培训中心,针对商场内有需要的商户开展培训。另外还会对后面的商业楼增加早教培训、茶座、夜排档等,更加丰富多元的商业形态。”张庆标自信满满。
对中西部山区的一个小乡村来说,8000万元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历届陶山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该村通过盘活资产、分步投入等多种方式,勇敢地跨出了先行先试的步伐。
按照当地镇、村估计,花园综合商贸城面对的,不仅仅是10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0万陶山人口,还将辐射包括湖岭、林川、马屿、高楼以西的瑞安西部乡镇,绕西南高速辐射的温州、平阳等地,从而建立一个区域商圈。
作为2019年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省级商贸示范村,花园底村今年还被评为浙江省引领型农村,目前正在争创省级文明村。
“花园底村正不断向着文明新农村、生活富足村、五美示范村而不断奋斗,继续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完善村集体经济管理机制,为提升群众幸福感不断奋斗。”张庆标说,每一次前进都波澜壮阔,每一次改革都振奋人心,花园底村将依照建设文明村的样本,建成一片新天地。
爱的花园
美丽乡村舒适怡然
“铜打的岭,金丝的桥,白银的路,还有百亩花园。”在村口张声道公园里,村民正在公园里练歌。这里正如南宋进士张声道的诗《九折岩》所吟咏的一样,“雨添竹色荐新凉”,舒爽宜人。
2018年,花园底村在瑞枫公路陶马路交叉路口建设滨河公园,东侧以纪念张声道为主题,命名为“张声道公园”;西侧以党建为主题,建成党建标志建筑。
“甘蔗没有两头甜,干部勿忘始终廉”,清幽的党建公园里,村民张晓敏正慢悠悠地打着太极。“以前这里只是河边的荒地,脏乱差,没什么人来。如今两边都是公园,村民们清晨来锻炼,傍晚来跳广场舞,热闹得很。”张晓敏说,“不过要说我们花园底村的文化底蕴深厚,你还得去八卦桥那边看看。”
去年,该村对八卦桥、河西桥、金丝桥区域进行沿岸绿化美化,并装饰灯光予以亮化,在河道内安装喷泉设施。“我们还整合陶山河、寺山和鲤鱼山的整治成果,花费近千万元,努力打造一条彰显千年陶山底蕴的山水慢行道,实现村貌华丽蝶变。”张庆标说。据了解,目前蛇排河、陶山河周边工程完成率100%,落实河道8小时保洁,实现水清、岸绿、景美。
走在重新修整过地陶山河畔,展现在眼前的是浓浓的古风古韵,老街巷、古石桥和老村居,站在八卦桥桥边,可以听一听张声道的故事,历史上就崇文重教的花园底村,如今更是“兴学育才谱新篇”。
“以前日子过得苦啊,每家人的口袋里都紧巴巴的。现在咱老百姓不愁吃穿了,开始追求身体健康和美好生活了。”张晓敏的一句话,引起了同在公园锻炼的阿婆阿公们的共鸣。大家围拢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诉说起当年日子艰辛、对现在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待,脸上挂满了笑容。一时间,公园里俨然开起了“忆苦思甜”大会,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