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心如 孙凛
对于残疾人士而言,12月3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国际残疾人日”。连日来,我市多地多部门以各种方式迎接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
1992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的12月3日设为“国际残疾人日”,呼吁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促进和维护残疾人士的权利和尊严,为他们谋得福祉,并提高民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对残疾人士处境的认识。
近段时间以来,市残联和社会各界、志愿者组织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庆祝和迎接这个特殊的日子。
阅读从无声走向有声 从“书房”迈向“云端”
11月10日,我市在莘兴公园百姓书屋和南滨街道林垟百姓书屋植入“有声图书馆”,这是全省首批农家书屋植入“有声图书馆”。有声图书馆使阅读从无声走向有声,从“书房”迈向“云端”,既让阅读变得有趣,又丰富了百姓生活,受到基层群众特别是盲人朋友的欢迎。
在林垟百姓书屋,一些喜爱阅读的村民在静静地看书看报,几位视力三级的盲人戴着耳机,津津有味地听书。在旁边的“有声图书墙”上,分门别类地排列着国学、健康养生、儿童文学等12个类别的书籍,每类书籍旁边都有一个二维码,村民只要拿起手机扫一扫,就能打开小程序,聆听“喜马拉雅”平台专业朗读者悦耳的声音。而盲人和视力不好的老人无须手机扫码,戴上耳机就能听书了。
盲人吴欢欢说:“有了这个设备,工作人员帮忙简单操作一下,我们就能听新闻、听书了,开阔了眼界,也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村民汤中华说:“这个好,我们老年人眼睛老花了,看书比较吃力,听书比较合适。”新的数字化阅读方式,迅速成为村民读书休闲的新热点。
据了解,11月底,我市还有4家农家书屋也植入“有声图书馆”,满足基层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明年“有声图书馆”将全覆盖至各乡镇、街道的农家书屋(百姓书屋),使广大市民特别是农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文化大餐。
阅读从“无声”到“有声”,让更多的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取更多的信息,进一步提升了残疾人的文化获得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自闭症公益讲座 帮助“星星的孩子”成长
近日,由温州市红十字会、瑞安市残联等部门主办的自闭症公益讲座,在玉海街道社工服务站举行,意在帮助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正确合理地早期干预。我市特教老师、自闭症患者家长近百人前来聆听。
现场,温州康宁医院精神科医生王文霞、温州医科大学教授陈翔分别作了“问题行为管理”、“小儿自闭症的诊断与治疗”专题讲座,介绍了人工干预对自闭症治疗的必要性等相关知识。“一定要及早干预!数据统计发现,自闭症孩子两岁以内早期发现并干预,86%的孩子能够得到完全恢复。”陈翔说。
目前,儿童心理问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专家建议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加强陪伴,充分了解孩子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斥责,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现场的听众们表示,学习了关于自闭症的知识,对儿童自闭症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就知道该如何对待。
活动负责人鲍卫军表示,举办此次活动主要是希望家长能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学校、专业机构、社会一起共同努力,帮助自闭症儿童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恢复正常生活。
特殊艺术巡演 送上“文化大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残疾人在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红利的同时,也通过多种方式回馈社会。
11月23日晚,由市残联和莘塍街道办事处主办的“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庆祝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文艺演出在明镜公园举行。
整场演出在“聋族啦啦队”活力四射的现代舞《青春修炼手册》中拉开帷幕,富有动感的音乐和欢快的舞蹈迅速吸引了众多来公园的市民驻足。随后,肢残人士苏小华给大家带来了越剧《盘妻索妻》选段《洞房悄悄静幽幽》。虽然她坐在轮椅上,却曾是一名越剧专业演员。“我们残疾人也是个奋斗的群体,我带来一段这么喜庆的越剧,祝我们残疾人以后的人生、事业一帆风顺,红红火火。”苏小华说。
演出中,我市残疾人和文艺志愿者们带来了舞蹈、乐器、魔术、模仿秀等表演,展示了残疾人沐浴在阳光大爱下心生希望、守护希望、相信希望的感恩之情,展现了残疾人胸怀温暖、信仰、大志,追寻生命阳光的乐观之姿,也表达了广大残疾人情系家园、情系祖国、情系小康梦的爱国之心。
据悉,“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文艺演出还曾走进芳庄、曹村、锦湖、潘岱等多个乡镇街道的文化礼堂,为当地群众送上丰盛的“文化大餐”。
关爱残疾人 志愿者的关怀送到身边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双节接踵而至,志愿者们纷纷以各种方式帮助有需要的残疾人,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放飞梦想。
11月29日,市残联和市扶残助残志愿者服务大队志愿者们走进上望街道“残疾人之家”,与这里的残疾人朋友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
当天早上8时30分许,义诊志愿者、理发师、按摩师等来到“残疾人之家”,开展免费服务活动。10时许,志愿者们带着残疾人朋友一起开展拓展游戏和趣味游戏,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午饭时间,残疾人们一边享用着志愿者准备的丰盛午宴,一边欣赏他们带来的“视听盛宴”。
“和残疾人朋友一起庆祝国际残疾人日和国际志愿者日,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奉献之手,让爱心更好更美丽!”一位志愿者说。
残疾人书画摄影大赛 我市残疾人秀出风采
为加强残疾人书法、美术、摄影艺术交流,展示残疾人艺术才华,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我省残疾人文化品牌建设,11月初,浙江省残联、省文联组织开展浙江省第三届残疾人书画摄影大赛。我市残疾人朋友的两幅书法作品、两幅摄影作品在此次书画摄影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佳绩。
据悉,此次残疾人书画摄影大赛得到各地残联、文联的大力支持,众多残疾人书法、美术、摄影爱好者积极参与,共有600余件作品参赛。经过专家组认真评审,本次大赛共评出获奖作品115件,其中一等奖9件、二等奖25件、三等奖81件。其中,来自我市的残疾人贾光宣和周捷分别凭借书法作品获得书法类三等奖,郑志华和郑舟凭借各自的摄影作品分获摄影类二等奖和三等奖。
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手法展示和描绘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生动诠释了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积极投身于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风貌,成为“重要窗口”的特殊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