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瑞蓉
今年,我市在少数民族较集中区域创新开展“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建设,以示范点打造为抓手,全面带动提升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整体水平,将示范带建设成服务各族群众的重要窗口,为“至美瑞安”增添一道靓丽的民族团结风景线。
日前,记者从市民宗局了解到,如今示范带建设已完成。那么,示范带建设成果如何?本报记者为您带来第一手新鲜资讯。
示范带辐射效应明显
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氛围浓厚
“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以104国道瑞安北段为主脉络,起于塘下镇,经汀田、莘塍、上望、安阳4个街道,止于玉海街道,示范带覆盖核心地区即是我市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地,辐射少数民族群众约3万多人(约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80%)。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需要每一个民族群众的积极参与,建设覆盖面广、氛围浓厚的宣传环境必不可少。以营造浓厚氛围为要求,市民宗局围绕各示范点特色,精心打造民族文化墙,并做好阿坝职工之家、民族书房、民族团结主题教育馆、主题广场、主题公园、民族工作室、民族之家等一批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各示范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宣传能力大幅提高。此外,该局还在人流量大的市府广场、市人民医院、市广播电视台公交站和万松山公园等4处,放置宣传海报、电子屏,建设民族团结固定宣传阵地。
同时,该局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进机关、乡镇、企业、学校、社区、宗教场所)活动向文化礼堂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延伸,全市83处文化礼堂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活动180多次;全市287处甲类登记编号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和600处宗教场所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全覆盖;全市涌现各类民族团结代表人物,10位“最美瑞安人·最美民族团结之星”受表彰,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氛围。
示范带结出典型“果实”
创建经验可看可学可复制
市民宗局和相关街道共同投资19万元,在莘塍街道下村莲花公园、上望街道北隅公园和安阳街道进源社区等地打造3处民族团结主题公园(广场),将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和民族文化等内容融入公园景观,使市民休闲娱乐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融合;塘下镇鲍四小学将垃圾房改造成的我市首个“民族书房”,深受师生喜爱;汀田中心小学民族团结主题教育馆成为民族团结宣传的重要阵地,还培养了11位少数民族学生担任民族团结工作讲解员;安阳街道进源社区和玉海东镇社区深化“四微”建设,以贴心服务促进民族团结……
在示范带创建过程中,12处示范点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内容,成为各民族群众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其中汀田中心小学和安阳街道进源社区被推荐参评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
示范带搭建起沟通平台
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9月26日,在2020年瑞安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50多名少数民族运动员在比赛中拼搏、进取、团结,展示了少数民族同胞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9月30日,浙江倍发来服饰有限公司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趣味运动会,40多名少数民族员工在紧张的比赛中加深情谊;10月29日,安阳街道西垟文化礼堂民族之家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邀请市人民医院医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为少数民族群众拍摄笑脸照和全家福,少数民族同胞亲手制作家乡特色小吃,与邻里分享,各民族彼此认同、接纳、欣赏、交融……
自开展“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建设活动以来,我市以各示范点为阵地,广泛开展各类民族团结主题活动,搭建起各民族沟通交流平台,有效促进各民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据统计,各示范点累计组织30多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10多场民族团结主题文艺演出和主题讲座,开展2场“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联谊活动,通过各类民族团结活动的开展,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交流与学习,让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