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群众出行更通畅了
我市超额完成村道路面中大修任务,完成“桥头跳”治理23处
扫一扫,看图文

    本报讯(首席记者 严小章)近日,潘岱街道山南村一些村民茶余饭后,会沿着村门口今年新修的山梧线散步。山梧线长约3.5公里,是山南村、梧岙村村民主要出行道路,因年久失修,道路坑坑洼洼,街道、村里对道路维修期盼已久,但因缺乏资金,工程迟迟未能上马。“很多农村道路已经有二三十年之久,存在破损严重等问题,就像人年纪大了一样,要诊治。”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守铲说。

    村道路面维修改造连着民心,关乎民生,是民生工程,更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我市将村道路面大中修列入今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目标完成30公里。得益于这项民生实事项目,潘岱街道山梧线纳入今年村道路面大中修工程。该工程9月开始进场施工,10月底完工,由于市财政出资、潘岱街道配套,沿线两个村只出了极少一部分钱,就用上了平坦的水泥路。

    这份“优待”来自于我市今年专门出台的《瑞安市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办法》明确,对于村道维修工程,乡镇、街道和受益村承担配套建安费的15%或25%,剩余建设资金由财政全额承担。“涉及的村道所在村只需出工程所需经费‘小头’,剩余‘大头’由财政、街道买单,有的村甚至无需出资,破除了村道修复资金不足难关。”朱守铲说。

    为全力推进村道路面大中修民生实事项目,该中心整合力量,组建工作专班攻坚,并率全省之先,实施统一立项、审查、招标、验收、结算模式,突破镇街技术力量不足、管理力度不强、项目进度不一等难关,大力推进全市17个乡镇(街道)25条路线改造提升、安全设施恢复等。目前,全市村道路面大中修工程已完成41.21公里,已超额完成30公里民生实事目标任务,计划年底累计完成65.47公里。

    伴随着一个个村道路面大中修工程的完工,一条条狭窄、坑洼的农村道路都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沥青路、水泥路,让当地村民出行更为便捷,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我们将全力做好‘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后半篇文章,计划通过3年到5年努力,使全市村道路况有质的提高。”朱守铲说。

    除了村道路面大中修外,我市还将“桥头跳”治理,纳入今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桥头跳’是由于桥头路面沉降或者伸缩缝破损而使路面纵坡出现台阶,引起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的现象。”市市政工程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说,“桥头跳”最主要的危害是影响行车安全、降低行车速度、损坏车辆等,治理“桥头跳”有助于提升城市道路品质,保障市民出行安全、舒适。

    据介绍,今年,市市政工程管理中心对市区100座桥梁进行全方位排查。经过桥梁病害检测、图纸设计等工作,结合桥梁桥板裂缝、伸缩缝等工作,并根据桥梁本身情况和“桥头跳”程度,该中心制定一桥一方案,分阶段实施治理和维修。目前,该中心负责的市区13处“桥头跳”年度整修任务已完成。

    此外,莘塍3座“桥头跳”任务已完成,塘下已经完成7座、还有1座将与危桥一起改造,汀田6座目前正在施工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活力塘下·有话说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最新闻
   第00006版:学周刊
   第00007版:公告
   第00008版:专刊
致瑞安市
广大市民朋友的
一封信
群众出行更通畅了
学习全会精神 传播瑞安声音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群众出行更通畅了 2020-1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