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丹丹
今年8月,我市制定下发《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三年行动全面提高群众安全意识,提升全民安全素养。
安全生产培训是全民安全素养提升行动的基础性工作。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隐患"的理念,不断加大应急教育培训力度、广度和深度,创新形式,按需施教,推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走深走实,让人人成为安全员,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截至目前,我市通过开展企业百万员工安全大培训活动,累计培训2.5万余人;举办“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104期,累计培训11417人;举办网格干部培训10期,累计培训2000余人;举办科级干部网上培训,累计培训720余人。
企业员工“就近学”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而企业从业人员是守护这条“生命线”的责任人。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积极开展企业百万员工安全大培训,让各类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安全业务能力、安全技能得到了全面、有效的提升。
据悉,开展企业百万员工安全大培训,既是解决当前企业员工安全培训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内容之一。
今年7月,我市首个安全生产考试标准化考点正式启用,全面承担“三项岗位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工作。该考点配置人脸识别系统,对待考人员进行身份验证识别,同时配备即考即领自助打印设备,实现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最多跑一次”。
标准化考点的建设,实现了瑞安学员在本地学习,满足了服务企业、方便考生的需求,着力提升安全培训质量,让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安全”、安全管理人员“会安全”、从业人员“懂安全”。
同时,该局深化“三服务”活动,采取培训时间、地点灵活机动的方式,送安全培训到乡镇(街道)、到企业,加强指导服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今年以来,共举办“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104期,累计培训11417人。其中,一般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培训69期,共8910人;危化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培训20期,共1066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15期,共1441人。
网格干部“大练兵”
近年来,我市应急管理部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机制,将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融入全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一张网”,依托全市全科网格员力量,发现、处理、上报相关风险隐患,着力推动安全隐患排查全覆盖、无死角,安全隐患整改有措施、有闭环。
“网格干部的工作是一项技术活、细心活、耐心活,他们的角色就是‘侦察兵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提能加油’很有必要!”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我市分十批次对全市23个乡镇(街道)全科网格员、驻村干部开展专题培训,夯实基层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推动安全生产阵线前移,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截至目前,累计培训2000余人。
这是我市首次针对驻村干部和全科网格员开展的系统化、专业化、全覆盖的应急管理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解析、网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等诸多方面,特别是针对驻村干部的应急管理工作职责作了明确要求,并结合当前形势开展乡镇(街道)、村防汛防台管理培训,明确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组织建设、工作重点等。
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全科网格员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和处理水平,督促驻村干部正确履职,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推动解决监管中存在的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监管缺位等现实问题,达到了大练兵的效果。
领导干部“点单学”
9月27日,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网上专题班正式开班。此次培训采取菜单式选学培训的形式,这意味着,领导干部可根据自身学习和工作需要,按照统一提供的菜单式培训内容,自主选择培训课程和培训时间。
据悉,选学培训主要面向全市各功能区、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及市直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旨在提升全市领导干部特别是应急管理干部驾驭风险和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水平。
“通过自主‘点菜’,干部可以在选课时更好地兼顾工作安排,缓解工学矛盾。”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培训前,工作人员按需制定培训计划和设置培训内容,依托“瑞安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精心、科学编排的“菜单式”课程,有效激发了领导的学习热情与活力。培训还设置相应的考核门槛,领导干部在完成每门课程后需参与答题,才可获得相应学分学时。
领导干部“点单式”培训,只是我市多形式强化领导干部集中轮训工作的其中一项内容。11月23日至27日,瑞安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专题培训班在杭州召开,全市各功能区、各乡镇(街道)和安委办成员单位应急管理分管负责人共计60余人参加培训。
专家授课、现场观摩……为期5天的线下培训,有效弥补应急管理干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短板,提升了干部队伍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