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经信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脚步不曾停歇 向往未曾止步
2020年,瑞安经信人焕发干事创业精气神
局长叶昌隆(左一)走访浙江森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瑞立智能化车间
温州整车和零部件协同发展推介会
汽车关键零部件产品(线上)展览会开幕式
经信工作人员走访工业项目建设现场

    ■记者 项颖  通讯员 瞿程前

    2020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这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经济下行的压力,瑞安经信人焕发干事创业精气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聚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和新动能培育,全力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每一个“高光时刻”,瑞安经信人都“在场”,并见证。

    据统计,今年1至11月规上工业产值累计实现777.41亿元;1至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154.3亿元,同比增长1.5%。入选2020年第一批省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计划项目3个(分别为瑞立集团、华峰集团、华瑞达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瑞立还通过第二批该项目的省厅答辩);入选省级生产方式转型示范项目7个,将获奖补资金3000万元,为全省最多的两个县(市、区)之一,全省共4.65亿元奖补资金,瑞安占比6.5%。

    抗疫一线,我们在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经信局全员上阵奋斗在一线。

    分组作战——以“五个一百”为目标,兵分五组(综合协调组、检查督导组、信息统计组、物资筹备组、联防联控组),严格落实工业企业“硬停工”、返瑞人员“硬隔离”,迅速行动,冲锋在前,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各乡镇、街道工业企业现场督导、宣传全覆盖,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值得一提的是,防疫期间,经信干部创新带“菜”督导,为企业留守人员送“口粮”,受到了一致好评。

    冲锋在前——该局领导干部带头冲锋,两名班子成员及6名骨干精英组成联防联控队,支援防疫重点区域仙降街道,在村外检查点测量体温、登记来访人员,站在防疫第一线。此外,他们还全力协助仙降街道讨论、落实“三返人员”防控办法。

    助力复工复产,我们在

    随着复工复产的号角吹响,市经信局用心做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协助企业“抢”回被耽误的“春光”。

    政策扶持——今年,我市接连出台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政策三十条、二十五条,通过减免企业税费、延期缴纳税款、加大稳岗补助、放宽社会保险、降低用能成本、加强金融帮扶等系列“组合拳”,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资金回流增产能。

    助企复工——入企核实、专人指导、全程代跑……复工路上,该局用“保姆式”服务,跑出了助力企业开复工新速度。2月2日,我市一防护服生产企业在复工后碰到生产原料不足的难题。面对当时严峻的防疫形势,即使上游企业有原料也无法运出。经多方打听,得知龙港一企业有现货,该局相关领导亲自上阵,跟车前往龙港,将这批防护服原材料运回瑞安并交到企业主手中,即时恢复了企业的生产工作。

    招兵买马——该局副局长何德志加入“瑞安复工招工专班”,与专班成员赴黔西南“招兵买马”,“点对点”接回外地员工,有效缓解了我市企业招工难题。

    拓宽市场——5月6日,由市政府主办、经信局协办的2020中国(瑞安)汽车关键零部件产品(线上)展览会举行,吸引我市300多家企业参展,全球5600多家汽摩配客商在线云集,5月7日至5月9日3天直播实现“云签约”2.4亿元。

    助企解困,我们在

    今年,经信全体干部扮演好服务企业“店小二”,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解企业之所困。

    千名干部进千企——今年以来,市经信局持续提高助企服务质效,全面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精准指导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共排摸问题2901个,化解问题2899个,化解率达99%以上。

    最多跑一次——该局严格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持续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至11月底,共受理权限内技术改造项目304项,其中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技术改造)293项;外商投资项目备案(技术改造)9项;企业投资(含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技术改造)2项。办理技改项目变更37项。外商投资项目备案(技术改造)采用即办制,共节约9个工作日;企业投资(含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技术改造)采用即办制,共节约40个工作日;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技术改造)采用即办制,共节约293个工作日。

    降本减负——今年以来,该局积极做好企业应急转贷资金办理工作,充分发挥市减负办的职能作用,切实减轻企业发展负担。1-10月,全市新增风险企业1家,共25家企业使用应急转贷专项资金73笔,累计金额7.81亿元,转贷企业数、笔数、金额同比分别下降45.65%、47.1%、36.93%,已减轻企业负担12.6亿。同时,加强对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扶持,兑现风险补偿资金369.99万元。

    抢抓产业机遇,我们在

    面对疫情带来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巨大风险,该局迎难而上,将产业风险转化为产业机遇,助力技术创新。

    技术革新——我市努力研发新产品,擦亮“瑞安制造”金名片。今年以来,市经信局已协助3家企业申报第五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其中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和浙江瑞星化油器有限公司已经通过省级审核,并被推荐到国家工信部参加评选;2020年度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进入公示阶段,我市瑞立集团、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入围,数量居温州第一;浙江环球滤清器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承担的项目申报2020年“浙江制造精品”。

    智能制造——该局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对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和管理。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2020年浙江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数量居温州第一,创历史新高;持续深化智能化诊断服务,开展“一对一”入户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目前共征集诊断需求企业279家,已经完成诊断报告171家,完成温州任务的114%。目前,全市已有10个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成为我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技术创新——该局以建设企业技术中心为契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今年,该局协助瑞安市大虎鞋业有限公司申报第二十七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我市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第十九批温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创历史认定新高,超额完成了年初设定的目标,目前拥有温州市企业技术中心40家。

    企业培育——该局组织完成2020年度领军型工业企业、高成长型工业企业评选,分类建立超亿元、超5亿元、超10亿元、超20亿元、超50亿元企业培育库,动态掌握企业发展情况,跟踪指导做好企业培育,至9月底,新增产值超亿元月度准达标企业10家;加强重点涉工行业对接指导,建立完善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库,排摸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培育对象,落实专人做好隐形冠军企业申报、辅导工作,全年组织申报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3家、隐形冠军培育企业7家,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

    小升规——该局采取横向关注、部门对接、镇街督促、企业指导的工作方法,以“工业厂房出租规范化管理工作”为抓手,扎实推进小升规防退规工作。1至10月,全市小升规企业培育库中月度准达标企业102家,预计全年可净升规120家。此外,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30家,完成率为温州下达任务的123%。

    助推项目投资,我们在

    今年,我市精准施策,努力消除企业因疫情不愿投、不敢投的顾虑,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8%。

    工业投资——全面梳理工业供地项目、工业改扩建项目、智能化技改项目情况,进一步挖掘投资潜力。实施重点项目攻坚行动,谋划类项目抓前期计划,已供地项目抓开工入库,已开工项目抓形象进度,已竣工项目抓投产达产,对“蜗牛项目”实行通报,督促项目企业按项目“双合同”约定要求按期实施、加快推进。1至10月,我市完成工业性投资50.86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技改投资完成33.19亿元,同比增长11.9%。

    项目推进——协助做好工业项目供地工作,1至10月完成工业项目用地摘牌36宗、出让面积908.89亩,完成率约为60.6%。同时,梳理已供地未曾开工项目,对开工未竣工项目建设进度和投资额进行定期分析,对进度慢的项目预以通报,对“蜗牛项目”进行预警。1至10月,全市已供地未开工项目29个、总用地面积1169.1亩,其中今年新供地项目25个、用地面积1074.19亩;全市已开工未竣工供地项目86个、总用地面积3002.2亩,其中今年新开工项目34个、用地面积1126.77亩,往年开工项目52个、用地面积1875.43亩。

    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我们在

    面对疫情,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异军突起,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也成为对冲疫情影响、促进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力量。今年,市经信局抢抓机遇,助力我市数字经济发展迈向新高度。

    两化融合——紧紧围绕设备联网、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数字化车间等典型两化融合模式,全力培育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项目)。目前,松田电机、正博机械、瑞志机械、贝尔控阀等4家企业入围温州市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评选。同时,深入推进企业信息化改造,1至11月,在备案登记项目20个;浙江新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环球滤清器有限公司、浙江新世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浙江雅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并取得证书,共获得奖励200万元。

    数字经济——瞄准核心技术产业,招大引强,筛选一批效益好、潜力大、带动性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类企业列入数字经济重点企业培育名录,逐步壮大数字经济。目前,新增软件著作权34个,并召开了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同时,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着力打造浙南工业互联网创新创业应用平台,丰富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生态。目前,瑞安汽摩配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完成初步搭建, 华峰集团的华峰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链级)和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的汽车减振器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级)成功入选2020年度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

    数字化改造——以5G为基础,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源动力。1至10月,累计完成改造5G基站636个,完成率71%;新建5G基站已完成67个,完成率72.04%。全力推动5G多领域应用,如曹村艾米田园综合5G农田大脑系统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现实场景应用。同时,深化企业上云用云,加强培育云服务商,鼓励本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向云服务转型,强化企业上云覆盖能力,1至10月,我市新增上云企业1600家,培育上云标杆企业4家。目前,正在筹备“园区云”打造,预计2021年,我市首个“云园区”将面世。

    记者手记

    入选省级生产方式转型示范项目7个,将获奖补资金3000万元,为全省最多的两个县(市、区)之一,全省共4.65亿元奖补资金,瑞安占比6.5%;5家企业入围省首台(套),数量居温州第一; 5家企业被认定为2020年浙江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数量居温州第一;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8%……2020年,瑞安经信人不曾停歇、不负期待,每一个数字、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有他们的付出、奋斗和汗水。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信工作也将翻开崭新的一页,瑞安经信人将团结一心再出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冲锋陷阵、攻城拔寨,全力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险中求进,紧牵“牛鼻子”指标,奋勇争先,夺取“全年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经信之窗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最新闻
   第00006版:云江潮
   第00007版:玉海楼
   第00008版:家周刊
2020年,瑞安经信人焕发干事创业精气神
瑞安日报 经信之窗 00002 2020年,瑞安经信人焕发干事创业精气神 2020-12-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