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召开的全市村(社区)干部担当作为开新局专题部署会,规格高,市四套班子一把手和镇街部门负责人均出席会议;人数多,会议通过视频形式开到村社一级,全市 数千名干部参会。这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对基层党建工作和村社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这是一次战前动员,是吹响的奋进号角。村社换届完成后,是新的村社干部展示新形象、新作为的时候了,必须拿出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精神和勇气来,这样才能答好群众出的试卷,交出经得起群众检验的高分报表。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2020年变得无比不同寻常,给我们的各项事业造成巨大影响,如何收好2020年的尾,开好2021年的头,任务很艰巨,责任很重大。用市委书记麻胜聪的话说,上任即奔跑。奔跑,就是马不停蹄,以冲天的干劲,火一样的热情,锁定计划目标,解决现实难题,确保发展质量,夯实“重要窗口”基础。
新的一年之门已经向我们敞开了,村社干部如何开好头迈开步,打响履新第一仗?市委是提出明确要求的,即“开门十个一”:谋划建设一个集体经济项目、开展一场环境整治行动、办好一批民生关键小事等。这“十个一”涵盖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且限时要在今年底前完成,任务不可谓不重,压力不可谓不大,惟其如此,方显村社干部的责任担当。同时,这也表明市委在对新任村社干部的管理和使用上,是认真的,是有细化和评判标准的。做好基层工作,村社干部是“关键的少数”,抓住“关键的少数”,就是把握住了一方的未来和希望。这也体现了市委在选人用人决策上的科学性。
这次的村社换届,参选率、得票率均为历史最高。这每一票都凝聚着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村社干部是群众票选出来的,来自群众,理应是群众的代言人、当家人。在履职过程中,必须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视人民为父母,把群众当亲人,着力围绕民生办实事。要直面群众呼声,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用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实干实绩提升班子的公信力。作为群众的当家人,就要当得名副其实,这个“实”字,就是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
改革进入深水区,意味着会面临更多的急流险滩,这就需要我们村社干部勇于担当,敢啃硬骨头,不回避矛盾,不绕道而行,不当甩手掌柜。群众的事再难,也要下决心去做;群众的事情再小,也要当成大事来办。群众看干部,关键看破难。对一些“老大难”问题,只要出于公心,只要符合绝大部分群众利益,就不要畏首畏尾,放开手脚去做。攻坚克难,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立行立改,才能取信于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使我们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基层工作,与群众生活非常贴切,是群众最能感受得到的,华而不实,虚头巴脑,是要遭群众唾弃的,是不得民心的。不得民心,即意味着动摇了党在基层的执政之基。所以,村社干部一定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扑下身子,团结广大群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一步一个台阶向上攀,积小胜为大胜,通过实干打好基础、打开局面。村社干部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在基层,你们是主心骨,是火车头,是领头羊,要保持定力,不仅要带着群众奔跑,而且还要奔跑在正道上,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