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翔翔)12月12日,崇德书院在7周年之际,迎来了二十几名市报告文学学会的会员。该学会在此开展“走基层大采风”公益行活动,在参观书院、观看视频、倾听讲座,接受道德熏陶后,会员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据悉,崇德书院坐落在高楼镇宁益社区,是公创民办的公益性质的道德品行培训机构,由市政协等16家单位共同发起。书院创办于2013年12月,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做有道德品行的人”为宗旨,以孝、善、德、道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党政机关干部、市(县)委党校中青班、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等关键少数以及社区康复(戒毒)和矫正人员等特殊群体为主要培训对象。
崇德书院创办人郑超豪先后创立11个公益慈善基金,基金总额突破4000万元,帮扶奖励对象超过2万人次。创办崇德书院7年来,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做有道德品行的人”为宗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正确的办学思想;坚持公益性质,不向参训学员收费,并免费提供食宿及教学服务等。如今,书院已举办道德培训班524期,学员人数41567人次(含矫正康复对象2133人次),义工人数由创办初期的十几人到如今300多人。
在崇德书院食堂,来自市区的陈蓓秋正忙活着准备午餐。陈蓓秋和老伴唐伟光在这里做义工已经两年多了,这里成了夫妻俩的第二个家。“几年前,崇德慈爱站为弱势群体免费发放爱心面包的事情非常轰动,我和老公听了非常感动。加上孩子们都已经成家立业,我们有很多空闲时间,也想力所能及做点慈善公益事业。”陈阿姨说,“在这里帮忙,我既能打发时间,又能帮助更多的人,我感到非常满足和快乐。”
2014年1月,崇德互助义工队在瑞安市区创办了崇德慈爱站,在市区玉海广场及中医院广场设置两个公益点,每天为环卫工人和社会弱势群体免费发放面包、豆浆等早餐。截至今年12月12日,累计发送爱心面包760万个,受益面达200万人次。
此外,崇德书院还相继创办了崇德诚善农场、崇德文工团、崇德义工队、崇德共享基金、崇德和合之家等,打造了崇德系列公益事业的品牌。瑞安市级社区矫正道德教育基地、中华文化华侨教育基地,温州市级社区康复道德教育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老干部活动基地,第五届浙江省慈善奖……一个个牌匾、一项项荣誉,是社会对崇德慈善事业最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