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榕树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谈爱恨,不潦草

    ■洪小兵

    我在一点都不会书法的时候偶然遇见《兰亭集序》,觉得很有腔调,就拿着书法贴照样画葫芦练习着。没想到,我喜欢的竟然是天下第一行书,练习书法竟然是从《兰亭集序》开始。

    王羲之,“入木三分”“东床快婿”成语的缔造者,一个快意潇洒的书法家。曲水流觞之时,王羲之恣意洒脱,一笔一画,书写《兰亭集序》,别具一格的书法,留给后人的是无数次前仆后继地学习与瞻仰。王義之用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微醺之时用自己全部的热情书写这场旷世奇才的盛会,单“之”字就有二十多种写法。就算后来的多次书写也无法超越当时的一挥而就,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成就了一代“书圣”。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崇山峻领,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多么美妙的地儿啊,即使身居王右军职位,王羲之依然醉情于山水之乐,大自然的美妙让这场盛会诗意盎然,更是成为千百年来美好故事的标杆。这种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也许是古人的理想生活。在绍兴,“曲水流觞”这种饮酒咏诗的雅俗历经千年,盛传不衰。

    对于书法,因为不专业,我欣赏不了《兰亭集序》书法到底好在哪里,但内容似乎更吸引我。我感受到书法魅力的同时,更感受到《兰亭集序》文字情境给我的无限想象空间。“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魏晋时代,那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让王羲之那样的雅士,纵情山水的性情发挥到了极致。“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淋漓尽致地写出兰亭聚会之欢情与死生之感受,也许世间的尽情欢乐只是沉浸于你内心世界对于事物理解的通透。“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序文充满了王義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

    1998年第一次去绍兴,我直奔会稽山曲水流觞之处,寻找兰亭曾经的“醉美好”。王羲之微醺之时,把魏晋名士的雅会用天下第一行书的方式留存下来,送给后人最好的留念。我在曲水流觞处兴奋地跑来跑去,因穿着长裙子,在跨过流觞曲水的时候,不慎摔倒,被石头刀割破了膝盖,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生生缝了三针。同事笑话说:“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让你忍住疼痛的眼泪吧。”每每想起,觉得特别有故事情节,也许与《兰亭集序》有缘分吧!

    我练习《兰亭集序》,不仅仅是学习书法上“登峰造极”的成就,更是景仰盛会时吟诗作赋的雅士们。我每次对贴临摹,《兰亭集序》的文字仿佛是活的,那宣纸上一笔一画跳动着的是千年的精灵。多少人在它面前沉思过,多少人在它面前膜拜过,又有多少人在它面前落泪过。那凝结着千年的古意,散发着千年的诗情,深深地拨动着我的心弦。每一次的书写就像每一次读名著一样,心情激动、崇拜,又从容、欢愉、安宁。

    每当练习书法的时候,我觉得写得好不好不重要,学习什么书法体也不重要。对于《兰亭集序》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有空的时候我就拿出来练练,读一读《兰亭集序》的文字。我知道我不可能成为书法家,我的书法也不可能称之为作品。练习书法,它只是我闲适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已。就算我书写的字为“洪体”也不奇怪,我只是用自己真实的情感表达了对《兰亭集序》的敬佩。每当磨好墨,铺开宣纸,在《秋水斜阳》古曲声中,我是如此的安宁,毛笔下的书法字一个一个都变成了安抚我内心宁静的精神符号。

    《兰亭集序》是东晋名士精神风貌的呈现,是名士们与山水共荣的自由表达。王羲之称病辞官隐居,赋诗文,作书画,养鹅娱乐,用书法抒发内心情感,与天地交流,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魏晋时代,名士们性情豁达,用力生活,用力表达,谈爱恨不潦草。

    历代帝王珍惜王羲之的书法,都想占为己有,唐太宗推颂之为“真善真美”,并把真迹殉葬。伟大的《兰亭集序》,就这样永远消失在时光隧道中。据说,世间也再没留下王羲之任何真迹。

    我想我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一定会选择与王羲之做朋友,给他磨墨铺纸,然后也一起微醺,写几个“洪体”字挂在自己房间,自我陶醉……有一天也能像王羲之那样纵情山水,恣意潇洒,与好友开怀畅谈,把余生的光阴交给天地万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印象锦湖
   第00003版:榕树谭
   第00004版:财富榜
谈爱恨,不潦草
云江有你一段情
小龟机缘
瑞安日报 榕树谭 00003 谈爱恨,不潦草 2021-1-4 2